寬容與妥協

寬容與妥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天津古籍齣版社
作者:郭華清
出品人:
頁數:406
译者:
出版時間:2004-07
價格:3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960912
叢書系列: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
圖書標籤:
  • 學術著作
  • 調和
  • 文獻綜述
  • 政治理論
  • 曆史
  • 寬容
  • 妥協
  • 人際關係
  • 溝通
  • 衝突解決
  • 心理學
  • 成長
  • 自我提升
  • 和諧
  • 社會交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學術研究叢書是廣州中山大學“985”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重點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政治是一個涵義廣泛、內容復雜的概念。本課題將政治作廣義的論述,研究視野拓展到近現代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製度和國際環境。對外關係,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將政治與社會結閤起來,考察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政治對教育和人纔培養的影響、政治與社會的穩定和文明進步、政治與對外關係,尤其是對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態度和他們的治國理論、方針、手段造成的社會影響,做多角度、多層麵的透視,試圖用政治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就政治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做新的探索,用社會的穩定、進步、發展和文明的程度來衡量與評論政治思想、主張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誤。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近代中國政治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架構下形成的。以資本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作為一方,掌握中國的統治權;以廣大的愛國、革命的人民大眾和追求進步、追趕時代潮流的各種知識分子作為另一方。兩方代錶著中國的兩種社會勢力,反映近代中 國的兩種前途,他們的政治理念、思想,以及改革中國的主張製約著近代中國的發展路嚮。近代中國政治是考察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中心內容和基礎背景。現代中國的政治權力掌握在廣大人民的手裏,國傢的權力中心是以中國共産黨為核心的中央政府,國傢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文化和教育,使中國社會迅速發展。以往中國近現代史在各方麵的研究取得瞭豐碩成果和顯著突破,但是也有不足,比如控製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樞紐——政治變遷,對社會影響的研究較為薄弱,有更迫切研究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研究重心有從社會各麵嚮中心迴歸的發展趨勢和從具體研究嚮整體把握提高的客觀要求。既往的政治史研究,著重於講階級鬥爭和革命運動,單嚮性地解釋政治變遷給社會造成的動蕩和不安,對經濟、文化、教育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限製瞭近現代中國政治史研究領域的拓展和理論的提高。本課題把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的互動作為基本切入點,在既有微觀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富於創見和有時代特徵的宏觀闡釋係統,以觀察視野的拓展和研究層麵的深入為主導,通過宏觀和微觀相結閤的研究和方法的創新,提升研究水平,開闢新的路徑。

中國近現代政治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麵,從整體上看,過去的研究兼具成果數量多而缺陷嚴重的雙重特點,可以進一步開發的空間仍然較大。我什1中山大學在近現代中國政治思想。政治製度、政治人物和國際關係等方麵的研究有良好的傳統和優勢,在孫中山與近現代中國政治等方麵的研究走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前列,講求學術規範,長期以來形成求實求真的精神和相互協作的學術風氣,在多個方麵頗具潛力。參與“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課題研究的有老一輩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有博士後研究者,其餘均是取得博士學位的博士,是一個老中青結閤的研究班子,各人就其興趣和研究所得進行新探索;不少論著是他們的博士學位論文,曾獲得答辯委員的。良好評價,經過反復修改纔拿齣來齣版示人的作品。他們圍繞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的關係,從不同視野和不同角度進行的專題研究各有特色、各有優長,具有前瞻性和學術性。現在奉獻給讀者的“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學術叢書,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希望這些成果能對人們從新的角度理解政治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有所幫助與啓迪。當然,我們更期望讀者和學術界的批評和指正。

作者簡介

目錄資訊

緒論
第一章 一個調和論者的生平與心路曆程
一 一個激進的革命誌士
二 從激進趨嚮穩健:調和論萌發的基礎
三 留英時期:調和論萌芽(1907年-1911年)
四 《民立報》時期:調和論基本形成(1912-1913年)
五 調和立國論:調和論成熟的標誌(1914年-1918年)
六 新舊調和論:指嚮新文化運動的矛頭(1918年底-1927年)
七 藕斷絲連的革命情懷
八 退齣論壇以後的生活
第二章 章士釗的調和論的涵義
一 “調和”釋義
(一)“調和”在中國文化中的釋義
(二)從對立統一律看“調和”
(三)從係統論看“調和”
(四)達成調和的兩大方法: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和
二 章士釗的調和哲學
(一)調和:多元非綫性的差異協同——多種異質元素的和立、和處、互補、共生、依存
(二)調和:二元綫性的對立統一——矛盾的對立統一
(三)達成調和的兩條途徑
三 “調和”的涵義
(一)寬容理念
(二)妥協理念
(三)“兼兩”理念
(四)以反求正理念
(五)穩健理念
(六)承續理念
(七)漸變理念
(八)循環理念
四 調和立國論(1914年-1918年)
(一)批判極端主義、激進主義和專製主義
(二)自由主義的政治主張:民主與憲政
五 新舊調和論(1918年底-1927年):文化保守主義
第三章 中西文化對章士釗調和論的影響
一 中國傳統文化對章士釗調和論的影響
(一)章士釗的調和論與中國“和而不同”的理念
(二)章士釗的調和論與中國的辯證思維
(三)章士釗的調和論與中國的中庸理念
(四)章士釗的新舊調和論與中國的循環變易思維
二 西方文化對章士釗調和論的影響
(一)英國的政治文化對章士釗調和論的影響
(二)西方的政治思想對章士釗調和論的影響
……
第四章 調和立國論
第五章 新舊調和論
第六章 關於章士釗調和論的幾個問題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郭華清介紹,說發錶學術論文20多篇。笑場,先發論文,再集結成書。中國的學術阿。。。

评分

看郭華清介紹,說發錶學術論文20多篇。笑場,先發論文,再集結成書。中國的學術阿。。。

评分

看郭華清介紹,說發錶學術論文20多篇。笑場,先發論文,再集結成書。中國的學術阿。。。

评分

看郭華清介紹,說發錶學術論文20多篇。笑場,先發論文,再集結成書。中國的學術阿。。。

评分

看郭華清介紹,說發錶學術論文20多篇。笑場,先發論文,再集結成書。中國的學術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