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
卡尔•伯恩斯坦,16岁时在报社当勤务工,19岁时成为新闻记者,自1966年起在《华盛顿邮报》工作。因参与《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获普利策奖。
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
鲍勃•伍德沃德,《华盛顿邮报》副总编,因参与水门事件和“9•11”事件的报道,两次荣获普利策奖。
本书讲述了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是《华盛顿邮报》的普通记者,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得到一次像样的新闻报道机会。所以,当他们在接到水门闯入案这桩被公认为“三流盗窃案”的报道任务时,失望和沮丧是可想而知的。 但机会来了。记者的敏感使他们感到了这个案子后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他们压抑已久的才华以及对正义的追求,顿时迸发出来。经过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调查采访,他们最终把深匿幕后的白宫二、三
“抓住钱这条线索”,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中,“深喉”如是说。 在许多假想(Fictional)的设定和作品中,譬如漫画《守望者》,尼克松获得了连任,并且逐渐展现出了其所谓“独裁者”的气质,在这种气质中,理所当然包括有关战争的倾向。这种气质似乎在一段时间被掩盖,掩盖在越...
评分鲍勃是在学生们膜拜的目光中走进教室的。他找了个中间的位置,放下包,隔着桌子和大家一一握手:“嗨,我是鲍勃。”他对每一个人这样说,用的是最简单的句法,笑容亲切得像下一刻就能成为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最信任的朋友。 他的入场显然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出生于1943年...
新闻的理想
评分于是了解了水门事件
评分了解水门事件最好的书 不过这种类型的书还是看电影跟真实点 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再看看“深喉”回忆录
评分新闻要自由,新闻要独立。
评分故事很难读啊,读的稍微痛苦些。读了个大概,具体的内容细节很乱理不出头绪,名字太多,职位太多,理不出头绪来。美国的媒体很发达,很尽职,权利很大。最后我想说,这个故事如果想讲好了,这400页还远远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