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前言
第一編 中國科學技術的萌芽和奠基
(遠古到春鞦戰國時期)
第一章 原始社會時期(遠古到距今四韆多年前)
一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開端
科學技術史的開端就是人類史的開端
猿人階段
化石智人階段
新石器時代文化
原始公社製逐漸走嚮崩潰
原始社會時期還隻有技術
二 原始社會時期幾項具有重大
意義的技術發明
技術進展緩慢卻有幾項重大發明
石器的改進
弓箭的齣現
火的使用
陶器的發明
原始農牧業的産生
蠶絲的利用
三 寓於技術中的科學
原始社會時期科學隻以萌芽狀態存在
天文學知識萌芽
數學知識萌芽
力學知識萌芽
化學知識萌芽
地學知識萌芽
生物科學和醫藥
學知識的萌芽
四 原始自然觀
原始自然觀主要寓於神話中
萬物起源和萬物主宰的神話
關於和自然鬥爭的神話
原始自然觀還常和原始宗教思想交織在一起
原始自然觀是理論科學的萌芽
第二章 奴隸社會時期(夏、商、西周)
一 我國奴隸製度的齣現
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生産力發展標誌
二 我國奴隸社會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
夏、商、周文化遺址裏發現青銅器冶鑄作坊
這一時期遺址和墓葬裏齣土的青銅器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過程
三 奴隸製為科學從技術中分化齣來創造瞭條件
奴隸製下的生産力發展促進瞭社會大規模分工
腦力勞動者從體力勞動者中間分化齣來是科學從技術中分化齣來
的直接條件
四 《夏小正》、甲骨蔔辭、《詩經》等資料裏反映的科學知識
商代、西周的數學知識
夏、商、周的天文曆法知識
夏、商、周的生物、物候 氣象、地學知識
夏、商、周的醫藥知識
五 《夏小正》、甲骨蔔辭、《詩經》等
資料裏反映的農業生産和技術
夏、商的農業生産和技術
西周的農業生産規模
西周的農業耕作製度
西周的農業技術
六 從商周時期的遺存看建築、車輛、
紡織等手工業技術
奴隸社會的建築比原始社會大有進步
奴隸社會的城堡建築
夏、商、周的車輛製造
商周的紡織和染色技術
夏、商、周的釀酒技術
商周製陶技術的進步和原始瓷器的齣現
七 天命觀和陰陽五行說
由“萬物有靈”的觀念轉變到天命觀
早期的陰陽學說
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的反映
早期的五行學
說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概括
陰陽五行說的兩麵觀
第三章 奴隸社會嚮封建社會轉變
時期(春鞦戰國時期)
一 社會大變革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奴隸社會嚮封建社會轉變是從科學技術發展開始的
封建製促進瞭生産力的發展
生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
百傢爭鳴更為科學技術發展創造瞭有利條件
二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和鐵器的使用
青銅冶鑄技術發展到更高階段
我國鐵器的使用
冶鐵業的發達和冶鐵技術的進步
三 從《考工記》看手工業技術的發展
《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手工業技術規範匯集
車輛的製作工藝和規範
製作弓箭的材料要求和技術要求
樂器的製作和樂音知識
練絲帛
染色和
皮革加工技術
城市和宮殿建築
《考工記》是我國最早一部經驗科學著作
四 從現存最早四篇農學論著看
我國精耕細作傳統的形成
我國農業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農傢學派和專門農書的齣現
闡述農業理論和政策的《上農》篇
《任地》、《辯土》、《審時》三篇論述瞭一整套農業生産技術和原則
這四篇農學論著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
五 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
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是時代的需要
芍陂
漳水
十二渠
都江堰
鄭國渠
通航運
河――邗溝和鴻溝
堤防工程
六 區域地理著作的齣現
地理知識增長達到一定的水平
《山海經
《禹貢》
《管子》一書裏的地理學知識
七 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農業生産的發展促進天文曆法的進步
關於五大行星的知識
二十八宿和關於恒星的觀測
天象觀測
古四分曆法
天文觀測儀器
籌算法的發展和十進位值製的確立
八 《墨經》裏的數學、力學和光學知識
“墨經》是《墨子》裏的重要篇章
數學知識和時空觀念
力學知識
光學知識
墨傢所開闢
的科學道路後繼無人
九 生物學知識的係統化和醫學
理論的初步建立
人們對動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化
《爾雅》一書為我國動植物分類係統奠定瞭基礎
醫和巫的進一步對立
齣現瞭專門的醫藥學著作
祖國傳統醫學中的整體觀念
髒腑、經絡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
病因說和以防為主的醫療思想
人體解剖方麵的知識
《內經》是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
十 戰國時期諸子的自然觀
百傢爭鳴的生動局麵
無神論思潮的興起
關於萬物本原問題的探索
關於宇宙結構問題的探索
樸素的唯物自然觀是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産物
本編小結
第二編 中國科學技術體係的形成和完善
(秦漢到南北朝時期)
第一章 封建社會前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一 秦漢時期封建製度的鞏固和科學技術
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傢的建立和科學技術
西漢前期的經濟發展使科學技術得到發展
東漢前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時期
秦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體係形成的時期
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南北對峙中的相對穩定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
民族大融閤和民族間科技文化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科學技術體係得到充實和提高
第二章 數學和天文學體係的形成
一 數學體係的初期代錶作《九章算術》
秦漢時期的最早數學著作
《九章算術》的齣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係的形成
《九章算術》的內容
《九章算術》的影響
二 劉徽和祖衝之的數學成就
劉徽注《九章算術》
劉徽的“割圓術”和《海島算經》
祖衝之的圓周率和祖�原理
三 獨具一格的曆法體係
西漢的太初曆
東漢的四分曆和乾象曆
三國時期曆法方麵的進展
南北朝時期的元始曆和大明曆
歲差現象的發現
南北朝後期張子信對改
進曆法的貢獻
我國古代曆法體係的特點
四 天文儀器的製作
我國古代特有的天文儀器
渾儀的改進
圭錶和漏壺的改進
渾象的創製
星圖的製作
五 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
漢代的言天三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宇宙
論 關於宇宙無限、宇宙演化和地動的思想
六 豐富翔實的天象記錄
我國古代天象觀測和記錄的優良傳統 天象記錄趨於
齊備 天象記錄趨於詳盡精細
七 東漢偉大科學傢張衡的貢獻
張衡的生平簡介 張衡在天文學上的貢獻 張
衡的候風地動儀 張衡的其他科技成就
第三章 地學的新進展
一 地圖的製作
馬王堆齣土的地圖
裴秀的製圖六體
二 地理著作的編撰
《漢書・地理誌》
《水經》和《水經注》
第四章 農業科學技術和水利工程
一 農業技術的進步和農書
秦漢時期農業的發展和耕作技術的改進
秦漢時期的農書和《�勝之書》
賈思勰和他的《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所反映的農業科學技術
二 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秦漢時期的通航運河
西漢的灌溉工程
東漢的水利工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水利建設
第五章 醫藥學體係的發展和煉丹術的盛行
一 醫藥學體係的充實提高和完善
秦漢到南北朝時期的醫藥學成就
《神農本草經》和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集注》
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
漢代名醫淳於意和華佗
王叔和和《脈經》
皇甫謐和《針灸甲乙經》
葛洪和《肘後萬》
二 煉丹術和有關化學知識
煉丹術起源於我國
早期的著名煉丹傢和他們的著作
煉丹術是化學的原始形式
煉丹術中有關的化學知識
第六章 冶鐵術和其他製造工藝
一 冶鐵術的成熟
采冶鑄造工藝的完善化
一係列製鋼技術的發明
二 製瓷技術的成熟
從原始瓷器到真正瓷器
從青瓷到白瓷
三 漆器工藝的發展和興盛
漆器有十分悠久的曆史
秦漢時期漆器工藝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漆器的脫胎工藝
四 造紙術的發明和進步
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
西漢麻紙的發現
造紙術和蔡倫
造紙術的進一步發展
五 從馬王堆齣土紡織品看漢代的紡織技術
漢代紡織業的興盛情況
薄如蟬翼的絲織物
提花技術已經成熟
染色技術達到很高水平
麻紡織技術也已經成熟
這時期的紡織品在其他地方也有齣土
六 漢代到南北朝的紡織機械
紡織機械的發明和不斷革新
紡車
織機
提花機
七 機械製造傢馬鈞
“巧思絕世”的馬鈞
馬鈞改進提花機
馬鈞創
造灌溉用的龍骨水車
馬鈞在機械製造上的其他成就
第七章 萬裏長城和其他建築技術
一 萬裏長城
秦漢長城的沿革
秦漢長城的構造
二 高颱建築和木磚結構
高颱建築
木結構技術的進步
磚結構技術的
提高(277)
三 佛教建築石窟
佛寺和佛塔
第八章 陸路和水路交通
一 道路和車輛
馳道
棧道
車輛
二 中外陸路交通
絲綢之路
通往印度的陸路
三 船舶的發展
船舶發展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
漢代的船舶
三 國兩晉南北朝的船舶
四 海運和航海技術
海運的發展
航海技術
第九章 中外科技文化交流
一 和東方各國的交流
和朝鮮、越南的交往
和日本的交往
和印度
的科技文化交流
二 和西方各國的交流
中國科技文化傳嚮西方各國 西方各國科技文化傳入
中國
第十章 唯物主義自然觀在和唯心主義
自然觀的鬥爭中發展
一 秦漢到南北朝的唯心主義自然觀
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
秦漢的思想禁錮和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
兩漢之際
�緯之學盛行
魏晉南北朝的玄學和道教
佛教的自然觀
二 秦漢到南北朝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
唯物主義自然觀在鬥爭中得到發展
司馬遷力圖對自然界現象作唯物主義解釋
揚雄的《法言》和桓譚的《新論》
東漢傑齣的唯物主義思想傢王充的《論衡》
魏晉南北朝時期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
本編小結
第三編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
(隋唐到元代)
第一章 封建社會中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一 中國封建社會最發達的時期
從隋代到元代我國的政權興替
隋唐五代時期的社會狀況
宋遼金元時期的社會狀況
二 隋代到元代的生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農業生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手工業生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數學、天文學、醫學達到自身體係的高峰
國內各民族間 中國和外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
第二章 數學、天文學發展的高峰
一 數學教育和“算經十書”的注釋
隋唐和宋代的數學教育 “算經十書”簡介
算經十書”的注釋
二 宋元數學四大傢
中國古代數學的頂峰 秦九韶和《數書九章
李冶和“天元術”
楊輝和他的數學成就
硃世傑和“四元術”
三 曆法發展的高峰
隋代劉焯的皇極曆
唐代的戊寅,麟德、符天、宣明、崇玄諸曆和標誌曆法體係完全成熟的大衍曆
宋代曆法的進步
元代授時曆把我國古代曆法推嚮新的高峰
天文常數的測定精度也達到高峰
四 恒星位置測量和天文儀器製作
隋唐時期恒星位置的測量
宋元時期恒星位置的測量
天文儀器的製作和改進
漏壺和圭錶的改進
渾儀的改進
簡儀的結構
水運渾
天和水運儀象颱
五 一行和郭守敬
唐代天文學傢一行的傑齣貢獻
元代科學傢郭守敬的
卓越成就
第三章 地學和水利建設
一 地理著作和地學知識
隋唐時期的地誌和地圖
宋元時期的地誌和地圖
關於域外地理的著作
唐宋的地學知識
二 南北通航大運河的開鑿
開鑿大運河的經過
開鑿大運河的意義
三 唐宋兩代的農田水利建設
農田水利工程興修史上最發達的時期之一
太湖地區的圩田
浙江的海塘
莆田的木蘭陂
第四章 農業生産和農學的發展
一 農業生産的發展
隋唐時期農業生産的興盛
宋元時期農業生産的發展
二 農業技術的發展
農具的改進和定型
水田耕作技術的提高
農作物分布的變化
三 大量農書的齣現
隋唐的農學著作
宋代的農學著作
元代的農學著作
第五章 醫藥學的全麵發展和煉丹術的盛衰
一 官辦醫藥機構和醫學教育
隋唐時期的醫療行政機構和醫學教育
宋元時期的醫學教育
政府為民間辦的醫療設施
二 官修的醫藥著作
隋唐時期的官修醫藥典籍
宋代的官修醫藥典籍
三 隋、唐、宋的三位醫傢和他們的著作
隋、唐、宋齣現不少著名醫傢和醫學名著
巢元方和《諸病源候論》 孫思邈和《韆金方》
錢乙和《小兒藥證直訣》
四 金元四大傢的醫學學說
中醫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寒涼派”劉 素的“火
熱說”
“攻下派”張子和的“攻邪說”
溫補派”李東垣的“脾胃說”
“滋陰派”硃丹溪的“養陰說”
五 醫學的全麵發展
醫學進入一個全麵發展的階段
外科醫術的發展
針灸術專著和針灸銅人
法醫學專著的接
連問世和宋慈的《洗冤錄》
六 煉丹術對藥物學和化學的貢獻
煉丹術的盛衰
煉丹術對藥物學的貢獻
煉丹術對化學的貢獻
相當完善的煉丹設備
煉丹技術更加熟練和成熟
關於煉丹術的西傳
第六章 我國的四大發明和一些馳名
世界的手工業生産技術
一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
作齣偉大貢獻
四大發明中的三項是在這一時期創造的
我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産生巨大影響
二 火藥的發明、推廣使用和西傳
火藥是煉丹傢發明的
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和火藥武器的發展
火藥的西傳
三 指南針的淵源、發明和推廣使用
指南針的淵源
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
四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和外傳
發明印刷術的物質和技術條件
雕闆印刷術的發明和盛行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
印刷術的外傳
五 造紙術的發展和外傳
造紙業和造紙技術的發展
造紙術的外傳
六 一些馳名世界的手工業生産技術
紡織技術達到嫻熟精湛的程度
漆器工藝技術的創新
製瓷技術的高度發展
冶金技術的新的進步
第七章 建築和造船技術
一 城市建設工程
隋代大興城和洛陽城的興建和宇文愷
唐代長安城的擴建
宋元時期城市建設的變化
二 佛教建築和木結構建築技術
寺院的布局 佛殿多采用木構架結構
磚塔和木塔
《營造法式》反映宋代木結構建築技術已經成熟
三 橋梁建造技術
我國橋梁建造已經有悠久的曆史
趙州安濟橋
泉州洛陽橋
四 造船業的發展和造船技術的進步
唐、宋、元三代造船業的發展
造船技術的進步
海船的船型已經定型化
巧思精造的軍用戰船
船舶操縱技術的進步
第八章 中外交往和科學技術交流
一 和朝鮮、日本的交往和科學技術交流
和朝鮮的交往和科學技術交流
和日本的交往
和日本的科學技術交流
二 和印度、阿拉伯、歐洲的交往
和科學技術交流
和印度、阿拉伯、歐洲的交往
和印度、阿拉伯、歐洲的
科學技術交流
第九章 博學的科學傢瀋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一 瀋括的生平業績
瀋括的學術地位
瀋括的生平
瀋括的業績
二《夢溪筆談》和瀋括的主要科學成就
《夢溪筆談》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在數學方麵的成就
在天文曆法方麵的成就
在地學方麵的成就
在物理學方麵的成就
在生物學和醫藥學方麵的成就
《夢溪筆談》中還記載瞭一些民間發明傢的貢獻
第十章 元氣自然說的繼承和發展
一 唐代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唐代佛、道唯心主義思想從反麵刺激瞭唯物主義的發展
柳宗元繼承王充的元氣自然說
劉禹锡補充瞭柳宗元的自然觀
對柳宗元和劉禹锡的自然觀的評價
二 宋代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宋代思想界的鬥爭十分激烈
王安石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張載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對王安石和張載
的自然觀的評價
硃熹對一些問題作過有益的探討
本編小結
第四編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緩慢發展
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
明清時期)
第一章 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一 明清時期的社會狀況
封建社會已經進入末期
明初農業生産的恢復和土地兼並嚴重
明代手工業生産的發展
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意義和消極作用
明代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和階級矛盾的激化
清代封建製度的強化使資本主義
萌芽受到更沉重的壓製
二 明清時期的科學技術
明代科學技術繼續緩慢發展
傳教士來華和西方科學技術開始傳入我國
對待傳入的西方科學技術知識的不同態度
封建鎖國時期的乾嘉學派和科學技術
洋務運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再次傳入
戊戌變法前後的學製改革、派遣留學生、組織學會對科學技術發
展的影響
第二章 明清時期的天文學和數學
一 明代傳統天文學、數學的停滯
和商業數學的發展
明代傳統天文學和數學的失傳
商業數學的發展
珠算從籌算演變的過程
關於珠算的書籍大量齣現
二 西學東漸以後的天文學和數學
西方天文學知識的傳人和《崇禎曆書》
西方數學知識的傳入和康熙帝主持下編纂的《數理精蘊》
清初的天文學傢、數學傢梅文鼎和王锡闡
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的幾位數學傢
洋務運動時期的數學傢李善蘭、華蘅芳和中國近代數學
第三章 明清時期的物理學和化學
一 明代物理學知識的新發展
我國古代的物理學知識
明代十二平均律的發明
聲學效應在建築上的應用
二 西方物理學知識的傳入
明末清初傳入的物理學知識不多
洋務運動時期前後近代物理學知識的傳入
三 明末到清代我國的幾位物理學傢
明末清初的兩位物理儀器製造傢
晚清兩位物理學傢在光學方麵的成就
四 近代化學知識的傳入
西方近代化學正在建立中
西方近代化學知識的傳入
晚清的化學傢徐壽
第四章 明清時期的地學
一 明清時期地理學的發展
明清時期地理學發展的兩大特點
以傳統地理誌方式
編纂的地方誌著作大量增加
以《徐霞客遊記》作為代錶的旅行記錄方式的地理學著作
二 西方地圖和地學知識的傳入
明末清初傳教士傳入的地圖和地學知識
康熙帝親自領導完成中國全圖的測繪工作
洋務運動時期前後西方地質知識的傳入
晚清時期西方學者來華進行地質資源調查
三 中國近代地學的發軔
魏源《海國圖誌》等地理著作問世
中國近代地質學的誕生
中國地學會和《地學雜誌》的創辦
第五章 明清時期的生物學和醫藥學
一 植物學和本草學的重要著作問世
中國本草學和植物學
明初的《救荒本草》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
吳其�的《植物名實圖考》
二 中醫學的新發展
除本草學外的其他方麵的醫藥學成就
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人痘接種法的發明
陳實功的《外科正宗》
方劑學方麵的發展
王清任的《醫林改錯》
三 西方醫藥學和生物學知識的傳入
西方醫藥學知識的傳入
進化論等生物學知識的傳入
第六章 明清時期的農學和水利工程
一 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傳統農業麵臨危機
海外新作物的引進
歲數收”技術的發展
二 農學著作大量增加
明清時期農書的一般特點
綜閤性農書徐光啓的《農政全書》
三 明清時期水利工程的兩大重點
重點水利工程的目的在確保漕運
疏浚大運河治理黃河
第七章 明清時期的各種工藝技術
一 建築技術的普遍提高
建築技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南北二京的宮殿建築
園林建築
明代的萬裏長城
二 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
航海技術繼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鄭和艦隊遠航的記錄
三 先進的冶金技術
明末以前我國冶金技術一直處在世界先進行列
采礦技術的新進展
冶煉技術的新成就
最早的煉鋅技術
四 其他工藝技術
采煤和鑿井技術
明代的火藥武器
明清時期的瓷器
明清時期的漆器工藝
五 西學東漸以後的工藝和工程技術
明末清初傳入的西方技術知識
洋務運動時期前後近
代工廠礦山的建立和西方技術的引進
鐵路的興建和傑齣的工程師詹天佑
第八章 宋應星和中國的技術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
一 宋應星
中國的狄德羅
宋應星的生平
宋應星生活的時代背景
二《天工開物》構成瞭一個完整的
科學技術體係
《天工開物》的內容
係統總結瞭農業方麵的豐富經驗
全麵反映瞭工藝技術方麵的成就
《天工開物》在海外
三 宋應星的思想觀點
宋應星具有比較進步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
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崇尚生産實踐
階級和時代的局
限
第九章 啓濛思想傢的自然觀和西學東漸的影響
一 明代中葉元氣本體論在和理學、
心學作鬥爭中發展
明代唯心主義的理學和心學泛濫
唯物主義自然觀在鬥爭中發展
二 明末清初的早期啓濛思想傢
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齣現瞭早期啓濛思想傢
幾位早期啓濛思想傢的自然觀
三 西學東漸對我國思想傢的自然觀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核心是元氣論
西方思
想的傳入對我國思想傢的自然觀的影響
幾位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傢的自然觀
幾位資産階級革命派的思想傢的自然觀
本編小結
結語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