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激进的抗议浪潮席卷全球。从华盛顿到伦敦,从巴黎到西贡,从柏林到布拉格,从芝加哥到墨西哥城,受压迫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解放和自由。
1968年,是反抗的一年:越南民族解放阵线发动的
“春节攻势”,打垮了美国的军事自信,改变了历史进程。美国黑人青年反抗种族歧视的斗争,催生了全美的黑人权利运动;受压迫者的普遍抗争,鼓舞了西方现代妇女运动向全球的蔓延。
1968年,是革命的一年:在法国,学生以街垒路障与警察对峙,工人罢工并占领工厂;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春潮涌动;在巴基斯坦,由流血事件引发的全国性起义推倒了军人独裁政权。
塔里克·阿里,作家兼制片人。1968年席卷全球五大洲的抗议和反叛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写有四部小说和十多部有关世界历史和政治的著作。曾经是《新左派评论》的编辑,是《新侏儒》刊物的创办者之一。现居伦敦。
苏珊·沃特金斯,自由撰稿人。著有《女性主义入门:妇女的权力》、《截止目前的情况》和历史小说《马克思的恋爱》。现居伦敦。
其实寫1968年的書不算少,這本的特別之處是以時間為軸,基本嚴格按照時間順序將世界各地的事件串聯在一起,并在每個月的開始附上大事分析,應該說脈絡相當清晰。另外,這本書也穿插了當時的大量海報和宣傳圖片、照片,有不少都很少見(山東畫報出了一大批這樣插圖翔實的書籍,...
评分比起1968或者更早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活的好垃圾,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为点什么而奉献生命的气魄...我们活的好舒适,一种令人窒息的舒适...
评分View on my blog:http://www.tianya8.net/2005/11/blog-post_05.html “社会只是一朵假花;呐喊吧;面对现实吧——要求不可能实现;释放我们的同志;保卫我们集体的想象力;庸人的眼泪是众神的美酒;商品是毒害人民的鸦片;在鹅卵石中间,我活下来了;我坚持追求真实的欲望...
评分本来以为看不到这本书了,因为当当和卓越上都没有了。 没想到在上海居然让我偶然淘到了,嘿嘿,暗自窃喜,自己还是个很有书缘的人。 前段时间看到龙应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章: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 现在20年过去了,不会闹事的更不会闹了,而曾经闹事不但自己不...
评分68年对于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是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68年都发生了着什么,陌生是一直到现在,它代表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仍然是很模糊的. 我大概可以很随便说出那个年代的特征,激进人物,但是,这场运动可以怎么归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却始终了解不多. 所以我不能对这场运动...
“一个害怕聆听不满的制度往往鼓励人们远离那种人人都能分享的政治。这种方式播下了绝望的种子,开辟了一块以‘追求差异的文化’为基础的土地,使仇恨在上面生长。”——“追求差异”、“追求平等”,这真的仅仅是说辞的不同。
评分“一种文化如果没有一些坚定的,永远在质疑的异端和一群无情批判和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者,那么这种文化注定要产生出桑丘这样的人物来”。垮掉的一代,同样也是伟大的一代
评分1968,内在冲突外在的爆发
评分1968,内在冲突外在的爆发
评分我那篇写了半个月的世界史论文活该得75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