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编者简介
克里斯・罗德雷,独立影片制作人、作家和记者,定居伦敦。1983年以来,他拍了20多部关于电影的记录片,包括关于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电影工业中女性以及好莱坞大影片公司体制等主题,同时写了很多著名导演的评传,其中包括维姆・文德斯、大卫・克隆伯格、皮耶・帕罗・帕索里尼以及大卫・林奇。1992年为英国费伯父子出版公司编著了《克隆伯格谈克隆伯格》,1995年,他将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邻居》改编为短片《热带鱼》。
《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讲述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大卫·林奇,整个影坛最荒诞怪奇的天才导演,他的影片华丽、阴郁、诡异,又充满黑色幽默,不断地带我们推翻常识,进入神秘有力的潜意识世界。 《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收录从《橡皮头》之前的实验短片到《穆赫兰道》的创作故事,回顾超过四十年的导演生涯,看大卫·林...
评分作者:王来扶 说实在的,至今为止,我所看过的大卫·林奇的电影,《沙丘》是唯一的一部。当时,我便被大卫·林奇片中诡异的气质、超现实梦幻所深深地吸引,并且努力地搜寻他的资料和影片,可惜没能如愿。后来又了解到在美国电影圈中有“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这是根据大...
评分“说真的,看《斯特雷特的故事》的那个凌晨,我几乎要被安吉罗·巴德拉门蒂做的配乐催下热泪——在高空俯拍镜头里,落日把田地染得金黄,蜿蜒的公路上一辆1966年产的割草机拖着大车厢缓缓前进,开车的老头像驾着战车的成吉思汗(如果成吉思汗亲自开车的话),这时候,一段由古...
评分如果不是这本书,可能我也会误解林奇。奇怪的是,我一开始就对林奇抱有盲目的好感,虽然有时也受不了他的某些作品。 此书的著者也相当了得,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也很有意思。
评分热爱电影的人,如果没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会被另一帮热爱电影的人耻笑。我虽然认为这圈那圈的划定是下意识的精英意识,以区隔产生不同而获得别人认同。但如果真的没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至少缺失了“看电影的生活”的另一道风景。 林奇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电影的生长性。关于...
他的访谈纪录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评分对于林奇的影迷,肯定是五星的。只可惜访问的时候,还没有《穆赫兰道》。
评分我喜欢的导演~~
评分走进林奇
评分他的每一部长片(至Lost Highway为止),书中都有对应的一篇访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