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全集 第七卷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王小波 杂文 中国文学 社会、文化、随笔 中国 随笔 散文随笔 文学
发表于2025-02-16
王小波全集 第七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把单篇文章拿出来都能读得很有趣,诚如王小波自述的黑色幽默,肯定能看到笑点,也能感受到时刻提醒自我理性的辛辣讽刺。云南插队的经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而借由文字驳斥撒癔症有痰气的迷信,提倡科学理性的立场尤其鲜明,这是我推崇的。 只一点不解,几乎每次引观点论述时必要提及「罗素说」,而反面观点都是来自孔孟程朱,尤其是孟夫子中枪无数。看起来有种从一个极端蹦到另一个极端的担忧。毕竟那几位老先生传道立书时不知被后世用作他途,更何况一些真性情的偏激,全盘批判恐是不妥。 读了末了几篇小波写的书评,多是挑毛病为主,尽管找词回拉赞扬,但语气该不会去。由是,我也有了足够底气来挑挑骨头。
评分大多数杂文都是95年上下的文章,就算是现在,一个男性能拥有如此先进的思想也是少数的。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要明辨是非是最高境界,很难,因为要做到明辨是非,是要把所有事物都弄清楚弄明白,研究透彻,才能做到明辨,否则就是不懂装懂了。
评分可爱的老头纸~酸酸样~~~啧啧~
评分早晨又翻了一遍杂文,如果说王小波杂文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肯定就是,它让你认为自己和身处的世界完全不合拍。王小波杂文属于典型的精英写作,精英身边的精英屈指可数,而凡人身边的凡人可就太多了。所以很多年轻读者也学得像他那样出世,最后只得到所谓的“个性”,没学出徒就学着像精英一样说话,总认为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根本不是他说的特立独行。王小波不是文学顽童,他是个真正的社会学家,他有资格离地三尺,俯瞰大地,而学生朋友们没有。
评分可爱的老头纸~酸酸样~~~啧啧~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王小波全集(第7卷)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预言家,这是一个有点天真的词语。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隆中对,孔明先生纵谈形势,三分天下。这些没有主动预谋的预言,小波说过一些,果然说中了,倒是值得披上一件“预言家”的外衣。 稍加注意,会发现小波发表在上世纪九十年中期的部分杂文,有好些篇幅指点社会江山,针砭...
评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假。我看豆瓣书评的时候,就发现里面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评论文章其实是质量上乘的随笔,远胜于那些所谓的名家手笔和炒作的畅销书。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任何一本书(请注意,是“任何”),总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嗤之以鼻,叫绝与口水齐飞,好评共差...
评分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发给在美国的刘晓阳的,内容是告诉他自己要出一本杂文集,他在邮件中写道:“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
评分王小波老师1995年发表的文章《花刺子模信使问题》里说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中亚古国花刺子模有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群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
评分预言家,这是一个有点天真的词语。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隆中对,孔明先生纵谈形势,三分天下。这些没有主动预谋的预言,小波说过一些,果然说中了,倒是值得披上一件“预言家”的外衣。 稍加注意,会发现小波发表在上世纪九十年中期的部分杂文,有好些篇幅指点社会江山,针砭...
王小波全集 第七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