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視野中的老成都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成都 城市 曆史 隨筆 老城 旅行 人文社科 讀~
發表於2025-01-11
文化人視野中的老成都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還是蠻有趣……
評分惟李劼人一文有些意思,考成都淵源甚詳,惜未果。其他所記,多百年中雜事、亂事、破事、混賬事、無聊事耳。以前有個想法,想將李劼人全集中關於吃的文字輯錄齣來,至少還能解解眼饞。目前的成都,改造殆盡,也就僅僅隻剩下吃讓我惦記瞭。
評分歲月的流逝,老成都已變得麵目全非!
評分老成都的日子。實習期間讀畢。
評分看得我淚流滿麵
作者簡介及在蓉事略
(以本書文章的排列為序)
李�人(公元1891年――1962年),原名李傢祥,成都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傢和學者,其代錶作為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
除少年漂泊及在法國留學外,李�人很少離開成都。他對蓉城的風上人情極為熟稔,自己就親自開過川菜館,對成都的曆史文化頗有研究,寫有大量著述。其在蓉事略可參見本書前言。
艾蕪(公元1904年――1992年),原名湯道耕,新都人,現代著名小說傢,以他青年時代在中國西南邊境以及南洋漂泊流浪生活為素材的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在文壇上久享盛名。
除在南國漂泊及五十年代初的一段時間,艾蕪基本上都居住在成都。他在作品中對成都的風土人情有許多獨到的描摹,十分關心本土文化建設,垂暮之年,還抱病為《成都晚報》題寫“老成都”的專欄名。
何忠義,美國傳教士。攜妻女在成都傳教, 1895年端陽“成都教案”發生後離去。
周詢,字宜甫,貴州麻江人,前清時在四川等地為官,人民國後詩書和著述為娛。
對於成都,周詢說:“僕髫齡隨宦,久寄此邦,壯歲人官,復臨故地。”耳聞目睹,撰寫有記錄清末民初成都故實的隨筆集《芙蓉話舊錄》和《逢廬隨筆》。
傅崇矩(公元1875年――1917年),字樵村,四川簡陽人,青年時隨父遷成都,故一生以成都人自詡。思想開放,提倡西學,關心時務,在新聞和著述領域貢獻較大。
傅崇矩曾創辦瞭成都第一傢公眾閱覽室“閱報公社”,齣版成都第一張科學性報紙《算學報》,創辦瞭成都第一傢民辦報紙《通俗啓濛報》;著有《中國曆史大地圖》、《四川省城文明進步圖》等十餘種著述――其中近七十萬言的《成都通覽》,是記錄清末成都社會萬象的一部百科全書。
郭沫若(公元1882年――1978年),四川樂山人,現代著名詩人和學老,代錶作為詩集《女神》、曆史劇《屈原》等,有《郭沫若文集》行世。
郭沫若辛亥前後在成都讀中學,親曆劇變。抗戰時期及1949年以後,數度來蓉,時間或長或短。
川漢鐵路公司,清朝末年擬修從成都經重慶至漢口的鐵路,於1903年在成都成立瞭商辦的川漢鐵路公司。1911年清朝政府以鐵路國有為名,嚮國外藉款,齣賣路權,引起民眾抗爭,掀起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綫,川漢鐵路公司在其中起瞭重大的作用。
雷鐵崖(公元1873年――1920年),四川自貢入,原名昭性,字澤皆,後改�皆,入同盟會後署名鐵崖,辛亥前後作文以此行世,為著名的革命鼓動傢和詩人。曾創辦《鵑聲》。《四川》等革命刊物,並在海外主持《光華日報》,宣傳革命。民國初年,國事日非,似有精神之病,逝於老傢。
鐵崖於1904年、1907年、1912年、1919年間多次在成都居停,主要從事革命宣傳和新聞文化活動。
黃綬,為1917年《劉羅禍川紀實》一書的編者。
餘承基,河北通州人,前清時曾任四川儀隴、清溪(今漢源)樂山等縣知事,辛亥年後在成都從事教育工作。
劉存厚、戴勘成都巷戰期間,餘承基正在一女校任教員,親眼目睹這場悲劇,自己也顛沛流離,故逐日記錄,成《劉戴成都巷戰血跡記》。但懾於環境,秘藏傢中,未敢示人,六十年代初方公之於眾。
羅念生(公元 1904年――1990年),原名羅懋德,四川威遠人,著名文學翻譯傢。譯作有古希臘《阿裏斯托芬喜劇集》等多種,並著有新詩集《龍涎》、散文集《芙蓉城》等。
1938年至1941年,任四川大學外文係教授,在成都主辦《工作》半月刊。
思蜀,待考。
薛紹銘,河南人,曾從事教育工作。1924年春,接受醫囑欲以旅遊治療神經衰弱癥,開始在中國南方一年多的漫遊,後作有《全國旅行記》,《黔滇川旅行記》乃其中的後一段。
紹銘1925年10月ZI日抵成都遊覽,曾去過鄲縣、灌縣等,11月2日離蓉。
周文(公元1907年――1952年),四川榮經縣人,現代小說傢,代錶作有長篇小說《煙苗季》、短篇小說《雪地》等。
抗戰期間,周文在成都,參與組織瞭成都市文藝界聯藝會、文協成都分會。
陳亮(公元1973年――),成都人,現在四川電視颱工作。
牛文愚(公元1957年――),成都人,現在成都市文聯工作。
以上二人對抗戰時期的成都有一定的研究。
何滿子(公元1919年――),浙江富陽人,知名作傢和學者,主要作品有《論儒林外交》、《中古文人風采》等。
1940年何滿子到成都,住瞭將近四年,他視成都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九十年代他又重返成都。其在蓉事略可參見本書前言。
葉聖陶(公元1894年――1988年),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小說傢教育傢,代錶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多收瞭三五鬥》童話《稻草人》等。
葉聖陶抗戰時期,在成都住瞭四年,1949年後曾四次返蓉。他對成都的感情,可從其所作《望江南》巾窺齣:“成都憶,緣分不尋常,四載僑居彌可念,幾番重訪並難忘;第二我傢鄉”。
張恨水(公元1895年――lpe7年),原名張心遠,安徽潛山人,現代著名通俗小晚大師,代錶作有長篇小說《啼笑姻緣》等。
1943年隨重慶新聞界參觀團到成都,遍遊名勝古跡,對風上人情多有會心。
老捨(公元1899年――1966年),原名舒會予,北京人,滿族,現代著名作傢,代錶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1966年8月24日受辱,捨身於北京太平湖。
1938年――1942年,老捨四次來蓉,除遊覽外,還參加瞭許多文化活動。
硃自清(公元1897年――1948年),原籍浙江紹興,現代著名作傢和學者,以散文知名,其《荷塘月色》。《背影》等皆為傳世名篇。
先生前妻伍氏夫人逝世後數年,始續弦成都人陳竹隱,陳傢世居蓉城外東南河口。1940年暑期先生率傢人來蓉,寓居外東宋公橋之報恩寺。至1946年,數年中暑期,先生均從西南聯大到蓉休假。先生幼女蓉■也1942年生於成都。先生在蓉期間,交遊廣泛,常與文友雅集百花潭,其唱和曾編為《錦城鱗爪》;於悅來劇場觀川劇《紅梅圖》,聽賈樹三竹琴、李德纔揚琴、曾炳昆口技等。
黃裳(公元1919年――),原名容鼎昌,山東益都人,著名作傢。學者和藏書傢,其散文作品風格獨特,書話寫作對中國藏書文化貢獻極大,代錶作為《錦帆集》等。
黃裳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曾來過成都,遊覽名勝古跡,並從事各種文化活動。其在蓉事略可參見本書前言。
吳學昭,吳宓最小的女兒,她根據父親的日記及遺稿,著有《吳宓與陳寅恪》,《陳寅與恪與吳宓在成都》一文,是此書的一段節選。
謝國楨(公元1905年――1983年),河南安陽人,現代著名曆史學傢和藏書傢,代錶作有《明清史籍考》等。1963年謝國楨應四川大學之邀到成都講學,從4月6日至5月門日。在蓉期間事略可參見本書前言。
威廉・濛塔爾班諾,美國《邁阿密論壇報》記者,八十年代初曾到成都采訪。
車輻(公元1914年――),成都人,知名作傢和記者。
車輻對川劇、川菜等本土文化爛熟於胸,從三十年代起就為之呼籲,與國內眾多文化名人交流密切,其美食傢的聲譽廣播人口,著有專著《川菜雜談》及大量有關美食的文章。
唐振常(公元1922年――),成都人,知名曆史學傢、作傢和記者。
唐振常青年時代在成都從事新聞工作。後離開成都,33年過後的1979年返蓉,以後四度還鄉。其在蓉事略可參見本書序言。
曾智中成都市市文聯。
這是一群文化人,本地的、外地的,這是老捨、艾蕪、李�人、硃自清……聚在老街深處的老茶鋪中擺有關老成都的龍門陣。書中這群文化人或親曆,或親見,或親聞,道盡瞭這百年中“芙蓉城”裏的野夫草民的活法、耍法與想法。話題的溫馨,語言的親和,無不透齣一種深切的文化關懷。不由人不想起鄉土,想起傢山,想起族譜,想起任歲月之風勁吹也不滅不散的故園燈火與老屋炊煙。
正在读一本《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里面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是传说竹林小餐桌上写有这样的话:“鸡汤放酱油,自己吃亏!倘要滋味好,请用盐巴!”,说成都人对饮食的独特领悟。一是“此墙上,禁招贴,飞飞儿,贴即扯”,说成都人喜欢掉文,这样一掉怪幽默的。(至于这...
評分正在读一本《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里面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是传说竹林小餐桌上写有这样的话:“鸡汤放酱油,自己吃亏!倘要滋味好,请用盐巴!”,说成都人对饮食的独特领悟。一是“此墙上,禁招贴,飞飞儿,贴即扯”,说成都人喜欢掉文,这样一掉怪幽默的。(至于这...
評分正在读一本《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里面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是传说竹林小餐桌上写有这样的话:“鸡汤放酱油,自己吃亏!倘要滋味好,请用盐巴!”,说成都人对饮食的独特领悟。一是“此墙上,禁招贴,飞飞儿,贴即扯”,说成都人喜欢掉文,这样一掉怪幽默的。(至于这...
評分正在读一本《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里面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是传说竹林小餐桌上写有这样的话:“鸡汤放酱油,自己吃亏!倘要滋味好,请用盐巴!”,说成都人对饮食的独特领悟。一是“此墙上,禁招贴,飞飞儿,贴即扯”,说成都人喜欢掉文,这样一掉怪幽默的。(至于这...
評分正在读一本《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里面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是传说竹林小餐桌上写有这样的话:“鸡汤放酱油,自己吃亏!倘要滋味好,请用盐巴!”,说成都人对饮食的独特领悟。一是“此墙上,禁招贴,飞飞儿,贴即扯”,说成都人喜欢掉文,这样一掉怪幽默的。(至于这...
文化人視野中的老成都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