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传记 蘇軾 林语堂 林語堂 傳記 人
发表于2025-02-22
蘇東坡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就是一本寫給西方人看的傳記,把王安石和司馬光做了簡單的善惡二分法實在是讓人難受,歷史沒有那麼簡單。但其他部分寫得還不錯。
评分「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T ^ T)
评分「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T ^ T)
评分「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T ^ T)
评分「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T ^ T)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会性 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本書是林語堂先生為蘇東坡所寫的傳記,在林語堂心中認為,蘇東坡是一位有魅力、有創意、有正義感、曠達任性、獨具卓見的文人。
鮮明的個性永遠是一個謎。世上有一個蘇東坡,卻不可能有第二個。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一個工程師,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詩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論也許最能表現他的特質。蘇東坡比中國的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正像他所謂「春鳥秋蟲聲」;也可以比為「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始終捲在政治漩渦中,卻使終超脫於政治之上。他一路唱歌、作文、評論,只是想表達心中的感受,不計本身的一切後果。就因為這樣,今天的讀者才欣賞他的作品,佩服他把心智用在事件過程中,最先也最後保留替自己說話的權利。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欺人。他寫作沒有別的理由,只是愛寫。今天我們欣賞他的著作也沒有別的理由,只因為他寫得好美、好豐富,誘發自他天真無邪的心靈。
“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时代与否,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到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说着这番话徐徐道来了自己深爱着的苏东坡。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林语堂的《...
评分这是大学语文老师,对苏东坡的评论,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评分《苏东坡传》或许是林语堂先生最富盛名的作品,没有之一。 但是于我而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当然知道这件作品林先生是用全英语写的,再翻译成中文,就算译者再如何高明,到底也只是“二传手”。 但是如果仅仅是翻译的问题,我是绝不可能给这本书打这个分数的。 总觉得作...
评分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了两个月,在无所事事、轻轻松松的这几个月里,不着调地吃喝玩乐,读书,模糊地揣度着即将进入的社会,和雾一般的未来。 一直很敬佩苏东坡,为他开创性的豪放词风,胸有大气象。为他深研佛学却不皈依佛教的神秘,以及和佛印对答的幽默达观。为...
评分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蘇東坡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