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1865~1936)
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儿童故事和散文而闻名,代表作有儿童故事《丛林故事》、《丛林故事续篇》,游记《从大海到大海》,自传体散文《关于我本人的某些事》等。
老熊“巴鲁”,黑豹“巴赫拉”,蟒蛇“卡”,老孤狼“阿克拉”和因为身上不长毛而被叫作“小青蛙”的毛格利,只是这一系列名字是不是就让你闻到了印度丛林的味道?本书以狼孩毛格利为主线,用八个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的丛林故事将人们带入奇幻而又真实动人的热带丛林。作者那细腻真挚带着些童趣的语言会让您不经意间已与毛格利一起置身于丛林之中。
狼孩这个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只是那时以为是现实性的,直到读到此书后才明白“真正”的狼孩还有一个,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格利。而本书的作者也因为这个形象和这本书得以亨誉全球,虽然文中还是有着相当的殖民色彩,但这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作品无异是一种“天堂”。 本书...
评分丛林法律从来就不会无缘无故地规定什么事情,它禁止任何野兽吃人,除非是他在教他的孩子们怎样捕杀猎物;即使如此,他也必须是在他自己这个群体或部落的捕猎场地之外的某地捕杀。这一规定的真实原因是:杀了人就意味着,或早或迟,会招来骑着大象、拿着猎枪的白人,还会有几百...
评分对吉卜林,国内译介主要集中在这本《丛林故事》介绍他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殖民主义倾向之类。见过的各种版本不少,但大都是选译之作。 这本山东友谊出版社的丛林故事,在标题中加了“吉卜林的”四个字,看起来有点怪。显然这是出版社为了销售便利,想来原书是没有这四个...
评分丛林法律从来就不会无缘无故地规定什么事情,它禁止任何野兽吃人,除非是他在教他的孩子们怎样捕杀猎物;即使如此,他也必须是在他自己这个群体或部落的捕猎场地之外的某地捕杀。这一规定的真实原因是:杀了人就意味着,或早或迟,会招来骑着大象、拿着猎枪的白人,还会有几百...
因为看了电影,把原著找来读了一下,嗯,电影改编还蛮大的,而且改简单了很多,里面的内涵都没体现出来呀
评分吉卜林,下午去看改编电影。
评分教育意义的童话吧 本性总是在这样的环境得以暴露 在丛林中成长 认识自己 相信自己 改变自己 最后 成就自己
评分因为看了电影,把原著找来读了一下,嗯,电影改编还蛮大的,而且改简单了很多,里面的内涵都没体现出来呀
评分好多年好多年以前读过的最印象深刻的一本童话书,有别于《泰山》的丛林故事,很真实很丰满,成长总是饱含泪水与痛苦,有人会离开,有人会到来,眼泪会讲述很多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