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中国史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移民以及政治等方方面面。尤其侧重考察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研究及历史学教授。在东亚研究领域,她著述颇丰。著有《中华文明史资料》、《中国唐代和宋代的宗教与社会》等著作,其中《屋里人:中国宋代妇女的婚姻与生活》于1995年获得约瑟夫·P. 利文森奖。
我是看过万门大学的推荐图书后才看起这本书,阅读过程中心里也是一副对剑桥二字的崇敬和极端膜拜的心态,虽然第一次接触的剑桥出版物是那本冒充的《剑桥倚天屠龙史》。这部名义上的学术研究作品实际上仍然是一部普通人皆可读的通史类作品,尤其适合长期接受中国历史教...
评分首先是翻译问题。在豆瓣上,关于翻译的问题争议甚多,有很多译者认为,现在很多读者对译文过于吹毛求疵,这我认可,逐句逐字给译者挑毛病确实有失公正,但作为历史学者,我认为不管如何翻译,一些历史概念或者专有名词翻译不当,这是应该受到指责的,本书即是如此。 一个问题是...
评分一个外国人,能把中国历史写成这样,这要经过怎样的艰辛啊。真的不容易。她的立场、背景与国人不同,但即使是斯塔福利阿诺斯也难免受西方中心论影响,这没甚的,可贵的是我们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们的历史思考我们的故事。虽有许多谬误但难免更多光辉。
评分就正确性和观点而言,中外的观点还是有些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能够使我们更客观的审视我们自己的历史。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看了后反而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觉。
评分适合中国史入门读物,由于中国的历史太长,这样的篇幅很难深入介绍,中国的古典文学哲学思想,很多都只介绍了皮毛和概念。。适合中国史入门读物,由于中国的历史太长,这样的篇幅很难深入介绍,中国的古典文学哲学思想,很多都只介绍了皮毛和概念。。
有图,真的不错
评分201564 花一个多小时翻了翻…图还是不错的,内容确实是浅了点,问题也不少,校正过可做通史读物
评分图片很好看,内容一般般··还是《上下五千年》好看点
评分本身只是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史。不过有2个有趣的问题:1、如何评价中国的治乱循环?书中认为南北朝、五代的分裂减弱政府控制,促成唐宋的经济繁荣,是否从经贸史上给出不同的答案?2、如何评价清末以来的思潮?我们说当时是救亡压倒启蒙,但是否在当时人权、民主从来就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是完全服从于国家强盛的目标?事实上,后发国家建构、整合旧帝国遗产、形成完善的资本市场,无不需要强大的中央权力(可能印度是个反例,但印度有完整的市场么?),所以民主在当时不是个真正的问题?
评分翻译有点生硬了,作为外国汉学家的中国史作品还凑合,看在作者是曾经的校友的面子上给个四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