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著名戏剧家、小说家、诗人,荒诞派奠基人之一。1969年因其作品“以新的小说和戏剧的形式从现代人的窘困中获得崇高”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曹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荒诞小说及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姚忠,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荒诞小说及女性小说研究。
《瓦特》凭其对笛卡尔理性的喜剧性抨击,对先前的《莫菲》和后来的“小说三部曲”进行了弥补;在贝克特笔下那些衣衫褴褛、了无生气的人物当中,其主人公笨拙的姿势最为突出,他没法适应世界的偶然性,最终住到了疯人院,但他的困境唤醒了贝克特(追随叔本华的思想)所说的唯一可能的伦理价值 ,即怜悯的价值。
作者要呈现的是人类并不完美、容易犯错这一基本的状态,因此小说中包含了有意为之的错误,以此来探明理性主义精神的中心为何不是坚不可摧的。此外,小说还体现了贝克特的“失败”美学:瓦特试图直接体验,试图借助非本质属性来把握主人诺特先生的实质(这是对经院哲学和笛卡尔《方法论》的戏仿),这一行为没有通向感知,而是指向哲学的绝境,指向必然的崩溃,因而最终走向疯狂。
——C.J. 阿克利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瑞典科学院常务理事 卡尔•拉格纳•吉罗 尊敬的国王陛下、院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如果在荒诞中将强大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起来,那么其结果将是一个悖论,要么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假如结果是一个爱尔兰人,那么您会额外收获那个悖论。甚至诺...
评分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瑞典科学院常务理事 卡尔•拉格纳•吉罗 尊敬的国王陛下、院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如果在荒诞中将强大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起来,那么其结果将是一个悖论,要么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假如结果是一个爱尔兰人,那么您会额外收获那个悖论。甚至诺...
评分《瓦特》(Watt,1943年创作,1953年出版)是贝克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荒诞的色彩十分浓厚,而且实验的成份极多,是作者摆脱叙事传统和乔伊斯的影响、独立地迈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该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贝克特小说三部曲的混沌主题:主体的身份是混沌的,世界是混乱的...
评分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瑞典科学院常务理事 卡尔•拉格纳•吉罗 尊敬的国王陛下、院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如果在荒诞中将强大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起来,那么其结果将是一个悖论,要么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假如结果是一个爱尔兰人,那么您会额外收获那个悖论。甚至诺...
评分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瑞典科学院常务理事 卡尔•拉格纳•吉罗 尊敬的国王陛下、院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如果在荒诞中将强大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起来,那么其结果将是一个悖论,要么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假如结果是一个爱尔兰人,那么您会额外收获那个悖论。甚至诺...
向笛卡尔放屁
评分所有的后现代(还包括部分现代?)以及什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之流。。。一群突围的疯子,才华不济,前人的山太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理念先行,形式般万花筒,永远走不远
评分译者要被玩儿坏了 读者也要被玩儿坏了 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恶意
评分如果你敢于写这样的小说,你能写这样的小说,你写了这样的小说,你还需要什么?
评分52到89页好有意思,他看见的东西和别人不太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