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

暗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坚,2000年获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南中国即东南亚大陆地区考古学、艺术史和物质文化。2005-2006年担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理教授,2008年获法国高等人文研究基金会爱马仕学人资助。2004年以来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美国温纳-格兰人类学基金会支持的中国考古学史口述史项目,大英图书馆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支持的西南中国濒危文化研究,日本住友财团支持的鸟居龙藏研究等项目。翻译出版了《考古学思想史》、《阅读过去》、《艺术中国》和《理解早期文明》等多种经典著作,在《汉学研究》、《新史学》、《历史人类学学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徐坚
出品人:
页数:4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303346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考古学 
  • 考古 
  • 学术史 
  • 历史 
  • 徐坚 
  • 考古学史 
  • 考古与文博 
  • 文化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一般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1928年开始的安阳发掘基础之上的。但是,过度夸大安阳传统很可能会忽视安阳之外的发掘、史语所以外的学人、有计划的科学发掘之外的意外发现、田野调查和发掘之外的理论和方法的输入和阐发等,而这些都是1949年之后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田野方法和阐释理论的重要来源。由于这些发现、技术和理论长期以来都未得到重视,《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将其命名为中国考古学的“暗流”传统,予以阐发。

1949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呈现为多来源、多环节和多线索的多元景象。即使在安阳,也存在中央与地方、科学发掘与寻宝盗掘、本国与他国在发现、保管和阐释上的冲突与斗争。史语所在安阳之外尚有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的调查和发掘。史语所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考古学研究机构,尝试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甚至发展不同类型的考古学。传统上的四裔地区在建构乡土历史的过程中可能衍生出具有乡土史倾向的考古学。具有人类学和民族学倾向的考古学也暗伏于特定的研究主题中。非科学发掘和古物流通既往被贬抑为缺乏科学价值,甚至是具有政治不正确性的活动,但不乏资料和方法价值。此外,1949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也有少数得到不同学术传统共同关注的课题。最后,西方考古学史、类型和发掘方法如何被译介到中国,如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值得讨论。《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是中国考古学史研究上揭示1949年之前的多元全景的首次尝试。

《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将反思考古学史的视角和写作问题。考古学史的写作不应止步于按照年代关系排列考古发现、研究著述和学人交往,而应该展示田野方法和阐释理论上范式的形成和转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29年春,顾颉刚所编《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被国民党政府所禁,原因是书中把三皇五帝当成是传说而非真实的人物。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戴季陶认为,“‘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们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若依顾颉刚的说法,则必将‘动摇了民族的自信力,必于国家...  

评分

1929年春,顾颉刚所编《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被国民党政府所禁,原因是书中把三皇五帝当成是传说而非真实的人物。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戴季陶认为,“‘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们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若依顾颉刚的说法,则必将‘动摇了民族的自信力,必于国家...  

评分

相当于囫囵吞枣的看完了一次,还会二刷的。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们能学到的是经典和主流,但是暗流不应该被忽视。尤其是,暗流提供了非常多的反思契机,有些问题甚至今天的考古学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是一本很有助于开阔眼界的书,受益匪浅。另外,书中有一些考古学思想史的内容,...  

评分

《暗流》以后过程主义考古学视角,采用人类学“深描”及“回访”的作业方式关注了既往被埋没的考古学(金石学)事件及人群。与作者一再强调后过程主义考古学信奉的历史事件必须在当时情境下予以阐释、事件的发生有其历史特定性相符合,书中阐发的诸多案例并没有以固定的套路及...

评分

这并不是一本按常规出牌的考古学术史著作。 从字面上看,《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Alternative Tradition in the Pre-1949 Chinese Archaeology)本身就是一个“另类”的题目。一方面,作者自言:“暗流传统是单线式进化主义考古学史写作界定的术...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履历中的台湾《汉学研究》《新史学》,还有名头更响的《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均无匿名审稿制度。

评分

考古学的考古学

评分

读起来很过瘾!

评分

考古学学术史,展示了1949年之前出安阳传统外其他考古学传统与流派,让我们对中国早期的考古学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引入了人类学“回访”的研究方法,是个很好的尝试。现在的考古学著作开始流行考古学范式的运用,本书也不例外,但个人觉得稍显生硬。

评分

非常学术派的大作,只能说哭着翻完,我并不能读懂(┯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