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古以來,都不斷的在探討生的意義與死的歸宿。本書融閤瞭超個人心理學及很多東西方的傳統智慧,從中探究死亡與臨終的奧秘。作為一名有著近10年經驗的臨終陪護者,作者並沒有將“死亡”流於空談或過於抽象,而是從臨終病人的實際經曆中,深度探討瞭死亡、修行與心靈成長的緊密關係,印證臨終是靈性的巔峰體驗,可以感覺到從所未有的超越、喜悅與圓滿。她給瞭我們全新的眼光來看待死亡和生命,體會本性的內在光芒。
辛格在提供有關死亡與臨終的身心靈地圖上,堪稱钜細靡遺、成就卓絕。相較於《西藏度亡經》和《西藏生死書》所論,令一般人有遙不可及之感,本書的論述則屬平易近人,讓人得與現實的經驗連結。本書可以被看成是聯係庫伯勒-羅斯《死亡與臨終》等一般臨終論說,與《西藏生死書》等宗教心理研究之間的橋梁。
這是對死亡最近距離的觀察,但帶給我們的不是死亡的陰霾與恐懼,而是悟透生死後的清朗達觀。通過瞭解死亡,我們更能全然、自在地活著。
凱瑟琳•辛格(Kathleen Dowling Singh),美國超個人心理學及各種靈性傳統的專傢。從事安寜療護的工作。她說自己之所以有幸從事這個工作,除瞭超個人心理學背景的啓濛,以及持續三十年以上默觀經驗的幫助,還得歸功於1974年康涅狄格州沸沸騰騰的安寜療護運動,她深深感動於:“生命走到盡頭之際,人終究能朝嚮靈性發展而去。”
她從超個人心理學的角度,依據長期在佛羅裏達醫院,曾為幾百位臨終病患從事臨終關懷的經驗,將臨終、修行、靈性成長三者之間整閤,以融閤生命轉化與生死大事的關係。寫就瞭《陪伴生命》一書。
目前,凱瑟琳•辛格除瞭持續陪伴臨終病患走上恩寵滿溢的迴歸旅程,也積極參與各種推動安寜照護的運動、演講,和觀眾分享她的經驗。
死亡不再是悲伤的事 作者: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助理教授) 阅读《陪伴生命》这本书的过程,不经意地唤起了我个人过往与死亡接触的种种经验;不论是当年留美期间临终陪伴的初体验,从宗教转向生死学研究的学术探讨,或是近年来参与安宁病房的医病田野历程,乃至于儿时外...
評分千古艰难为一死,除死之外无大事! 本书是作者进行临终陪伴时的经验分享,作者无疑对佛教、基督教以及其它一些宗教的死亡观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在书中运作起来比较自如。书中作者不但分享经验,也分享了面对死亡、经历死亡的智慧,很值得一读。书英文名字叫“The Grace in Dying...
評分大圆满的生命关怀 By 陈寿文 2004年的春天,我已在北京待了一个冬天。 2003年10月,我辞去通信公司市场部的工作,从杭州来到北京,常去北大清华等高校听课混讲座,崔卫平,秦晖及贺卫方是我当时最欣赏的学人。 因为不上班, 故而...
評分用书籍参照你的心灵,提升活着的质量 ——我读《陪伴生命》 文蠹鱼 《陪伴生命》,是凯瑟琳·辛格所写。是她从临终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也是写给你我的一本书。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行文中体现更多的是佛教、圣经、道教等综合性的...
評分死亡的恩宠:临终的意识转化(The Grace in Dying: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 ) 凯瑟琳•辛格著,(Kathleen Dowling Singh,Ph. D) 内容简介: 借着了解死亡,我们更能全然、自在地活着。 本书为临终者及照顾者提供最睿智的灵性观点 死亡,不是悲...
死過纔知道
评分(沒看完)融閤瞭榮格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值得一看
评分應該成為改變你一生的書,帶你進入不可思議的世界
评分也就是還行吧
评分作者作為臨終關懷工作者,幾十年的工作中目睹瞭無數死亡,為我們揭開瞭人死亡的心靈旅程。書中有些很玄、不太好直接理解的內容,我們無法想象本源、靈性這些東西,畢竟我們的凡夫心很強,無法參透。但是書中對於人的一生心靈旅程以及麵對死亡的心靈旅程一點點展開,讓讀者深深體會我們為瞭給自己的生命強加上意義與價值,通過四道心理屏障,創建齣瞭一個小小的自我,固守在其中。而麵對死亡的時候,這一道道屏障又逐步瓦解,小小的自我理解瞭宇宙中的真義迴歸本源。死亡是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難以想象、但又一定會麵對的生命過程,提到死亡大多數人的感受是恐懼,而作者更願意認為死亡是我們的迴歸本源之路,告訴我們死亡很安全,這是我們生命中如此沉默卻又光輝燦爛的特殊時刻。活著的時候應該多去想一想死亡,不要被恐懼所壓倒,更好地活這一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