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皮箱

黑色皮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日] 鲇川哲也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吴媛婷
出版时间:2012-8-10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6218
丛书系列: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鲇川哲也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鲇川哲也
  • 推理
  • 日系推理
  • 日本
  • 推理小说
  • 午夜文库
  • 小说
  • 日本推理
  • 悬疑
  • 犯罪
  • 心理
  • 推理
  • 惊悚
  • 人性
  • 黑暗
  • 谜团
  • 反转
  • 暗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皮箱中的腐尸是警部大学时代的同窗,警方掌握的线索都指向了凶手是鬼贯警部的大学同学近松。近松的妻子反驳自己的丈夫绝不可能杀人,同时警部竟然发现黑色皮箱的主人还是自己大学时代的同学 ……

两只形状相同的黑色皮箱,两件疑云密布的命案,隐藏其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作者简介

鲇川哲也(1919-2002),本名中川透。一九一九年出生于东京,童年在中国大连度过。一九五〇年,处女作《佩特罗夫事件》参加《宝石》杂志的长篇小说百万元大奖赛,最终获得第二名,之后在推理文坛上崭露头角。

鲇川哲也是与横沟正史、高木彬光齐名的推理文学大师。他创作的鬼贯警部系列和星影龙三系列,已经成为日本推理史上无法忽视的作品。他一生坚持创作最正统的本格作品,即便在社会派推理小说盛行的年代也不曾动摇。他的作品朴实而精巧,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为后来的新本格推理引领了方向。

目录信息

1、出版前言
2、开幕
3、逃亡
4、永远沉睡的人
5、一种终结
6、怀疑
7、全新的进展
8、皮箱的逻辑
9、对马
10、两位老友
11、膳所的不在场证明
12、蚁川的不在场证明
13、铁壁
14、不在场证明瓦解
15、溺水者
16、解不开的谜团
17、遗书
18、当风向鸡朝向北方
19、创作笔记
20、人性的探寻——鲇川本格的真内涵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其实不注重情节,注重的是设计谜题,然后由作者带着读者一步一步地解开这个谜底的过程。 首先嫌犯早早暴露,大家都知道越早出现的嫌犯一般都不是凶手,然后呢又出现了两名嫌犯,其中一名嫌犯没有不在场的证明,另一名就有一大堆的不在场证明。那么用脚趾头都知道...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像书中人那样绞尽脑汁的分析作者所给的线索,想着一些可能解释,不能说完全失败,除了作者留到最后的那个密题没有想到之外,其它的路子基本上还算正确,至少抓住了一两个方向,不细说了,这种小说要是剧透了就太不人道了。 这次绞尽脑汁的原因一是没有犯懒,二是...  

评分

这部书读完后想说的很多,也不知如何起标题,先写。 1. 看到评论区有人记了四页笔记,自己没记笔记,但已经记不起上一次一边读书一边一直看地图(主要是四国、九州、中国地区)是什么时候了; 2. 极强的逻辑碰撞,每次自己读到核心诡计与“交换”相关的作品(比如《首无》《人...  

评分

2015年02月10号 黑色皮箱(鲇川哲也) 鲇川哲也似乎对推翻“不在场证明”情有独钟,他也确实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紫丁香庄园》和《憎恶的化石》近乎完美无缺的推理和严密谨慎的逻辑到现在依然意犹未尽,而《黑色皮箱》又给我了更大的震撼。 跟大部分在最后才把真凶...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像书中人那样绞尽脑汁的分析作者所给的线索,想着一些可能解释,不能说完全失败,除了作者留到最后的那个密题没有想到之外,其它的路子基本上还算正确,至少抓住了一两个方向,不细说了,这种小说要是剧透了就太不人道了。 这次绞尽脑汁的原因一是没有犯懒,二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向古典本格推理大师致敬!虽说我对“列车时刻表”类的诡计作品还是比较容易昏睡的,但本作的核心思想中,对战后崇尚自由民主的人们对于日本军国主义毁坏了家乡的憎恶还是冷静克制的表现了出来,尤其故事中作者借老警部野野市之口对老江户时代事物的种种回忆,也相当富有感情,令人忍俊不禁。另,本书最后附作家笠井洁对本作的解读,其中对战后日本推理文学迅速崛起之个中原由也做了充分的说明,是很有价值的理论文字。

评分

最近重温了不少具有极高历史地位的作品,比如《刺青杀人事件》,又比如《怪盗二十面相》等等,本作同样也是,日本战后本格作品代表,同时也是时刻表诡计的代表作,虽然我对时刻表并不是很感冒,但也不得不说鬼贯对皮箱的推理逻辑性极强,时刻表虽然枯燥,但并不是本作的全部。

评分

如果作者在那些时刻表里写一行小字“凶手就是谁谁谁”,恐怕也没人发现。

评分

花了尽7个小时终于看完了,写了四页笔记终于看完了,感觉好累(不爱)。诡计最终解答很合理,但是看完实在是有点作者铺垫太故弄玄虚了点。可能是偏见,但是我总觉得经历过一战二战的日本推理作家,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有更多的怎么说正义感,或者说有一种对世界的温柔,这一点我个人是很喜欢,但是当今的作品缺很少见。

评分

如果作者在那些时刻表里写一行小字“凶手就是谁谁谁”,恐怕也没人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