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所在》延续了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这本最新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在《重点所在》最后一篇《论被翻译》中,苏珊·桑塔格以其在萨拉热窝遭遇的翻译风波以切入点,讨论了翻译在当下的两类现象。一种是在新的文化平民主义下产生了任何文本均可翻译的见解,“翻译成为不只是有用的、必要的实践,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另一种则是受到“顽固的语言分...
评分这世上,有一些人的书是需要在读过很多经典和很多他人的书之后,才能打开的,而这些人的书,原本也就是站在了其之前更多人的书之上的。苏珊·桑塔格的书便在之列。 苏珊是反对阐释的,等到了她的《反对阐释》出版三十年之后,她的《重点所在》里,她虽然依然坚持反对阐释,但...
评分在《重点所在》最后一篇《论被翻译》中,苏珊·桑塔格以其在萨拉热窝遭遇的翻译风波以切入点,讨论了翻译在当下的两类现象。一种是在新的文化平民主义下产生了任何文本均可翻译的见解,“翻译成为不只是有用的、必要的实践,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另一种则是受到“顽固的语言分...
评分但请不要加上“主义”。桑塔格大概也不肯承认自己是某某主义,她愿意把自己称作战士,但她没有这个能力,她过分注重设置步骤了,过分将理论隐藏在叙述脉络中,因此她可以作为接近作家的公众知识分子但永远不能成为接近学者的战士。 她更适合写文论并能够将文论彻底变成文学形式...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115.html 几乎所有的虚构型自传都对真正的自传的局限性予以尊重,同时构想一种等而次之的对死亡的清晰阐述。 ——《死后立传:以马查多·德·阿西斯为例》 布拉兹·库巴斯死了,他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死者,当死亡在肉体意义上发生...
在期中考试前夕看的欲罢不能TAT——并没有看完。重点只在于:就是看了桑塔格之后,我才开始变得放心大胆地啰嗦起来的。——也就是说,她或多或少地使人感到放松
评分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少书
评分: I06-53/7944-1
评分读了好多次 每次都读不完。。哎呀
评分: I06-53/7944-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