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刘守华
出品人:
页数:36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62596
丛书系列:文史哲研究丛刊
图书标签:
  • 民间文学
  • 文学研究
  • 文学
  • 佛教
  • 考古
  • 工具书
  • 齐·文史哲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
  • 民间艺术
  • 佛经故事
  • 民间故事
  • 文化演变
  • 佛教传播
  • 中国民俗
  • 故事传承
  • 宗教与民间
  • 历史演变
  • 叙事传统
  • 文化融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就佛经故事随佛教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民间故事的丰富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颇为翔实的分析与考察,从中清理出诸多具体故事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对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大演变,乃至中国民间故事与印度民间故事、世界民间故事之间的相互影响,均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刘守华,1935年8月生,湖北仙桃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文系主任及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1956年开始投身于民间文学研究,迄今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约400篇,出版学术论著10余种。其中《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等四项成果分别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台湾出版《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在日本出版与野村纯一合编的《日中昔话传承之现状》,新近出版《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成就奖。

目录信息

比较故事学求索之旅(自序)
上编
佛经故事传译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
持续千年的盛举
异国故事的蜕化
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
从入海采珠到煮海宝
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
猴与鳖
机智小儿为王
买智慧得免大罪
动物冤案
夫妻打赌不说话
《经律异相》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故事选录:
宝船(江苏)
《生经》故事的持久魅力
交友遇险猴与鳖
从工巧王子到巧木匠
机智而幸运的小偷
故事选录:
舅甥共盗(《生经》)
狡猾的小偷(哈萨克族)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汉译佛经中的佛本生故事结集
小乞丐的致富传奇
狸猫换太子的跨国之旅
《童子本生》在中国的蜕化
从《理家本生》到《宝船》
《六度集经》的叙事美学特征
故事选录:
四姓害子(《六度集经》)
阿銮吉达贡玛(云南傣族)
《贤愚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由佛学听课笔记译写而成的经书
当家主事巧媳妇
王子兄弟入海求宝
端正王巧判奇案
多姿多彩的国王形象
故事选录:
太子格登(藏族)
公正的判决(维吾尔族)
《杂宝藏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杂宝藏经》的中国之旅
《弃老国缘》与中国弃老传说
天婚的公主
凶宅得宝传奇
呆女婿学话
智焚敌巢的乌鸦
世间难分好赖人
一身两头的共命鸟
故事选录: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杂宝藏经》)
辘角庄(白族)
波罗奈王闻冢间唤缘(《杂宝藏经》)
空房子(辽宁)
乌枭报怨缘(《杂宝藏经》)
乌鸦和猫头鹰(藏族)
婆罗门问谄伪缘(《杂宝藏经》)
世间难分好赖人(河北)
《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譬喻经》在中国
猫装圣人的动物寓言之经典
雁衔龟的新奇构想
蛇身的巧妙譬喻
发人深省的两魔争宝
展转相杀的世俗悲剧
照镜的喜剧与沉思
夫妻趣事中的人生哲理
《譬喻经》的构造特征和影响
故事选录:
老猫(《昆奈耶破僧事》)
猫喇嘛讲经(藏族)
爱显示自己的青蛙(蒙古族)
白猫之冤(蒙古族)
五百欢喜丸(《百喻经》)
射股臀箭(浙江)
理家本生(《百喻经》)
一个铜钿发家(浙江)
下编
佛本生故事与傣族阿銮故事
佛本生故事在中国
奇妙的《阿銮吉达贡玛》
叙事美学之深层关联
人与动物同舟共济
——“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
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故事
同类型的佛本生故事
蜕化演变轨迹追寻
一个佛经故事的传译与蜕化
——也说《善财与悦意》与《诺桑王子》
佛经中的善财与悦意
两王子爱情传奇的内在关联
唐人小说《田昆仑》异域情调溯源
故事选录:
益超仙女(藏族)
千年故事百年追踪
——“求好运”故事解析
百年追踪
源流探寻
多元播化
故事选录:
做好事不问前程(湖北)
佛经故事与哈萨克民间故事
买智慧消灾得福
巧匠造木人及其他
中印龙女报恩故事之比较
饱含悲悯的印度龙女故事
中国龙女故事的鲜活与多样性
演化轨迹耐追寻
奇趣洋溢的《十梦十解》
鄂西情歌唱解梦
巧妙契合的佛经解梦故事
附记
弃老习俗与传说之交融生辉
——从“弃老国”到“寄死窑”
由寄死窑引发的文化热点
传说及相关遗址考察
佛经故事由敦煌写本向口头传说演化
故事选录:
弃老国缘(《杂宝藏经》)
斗鼠记(湖北)
张天师传说与佛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佛教语言艺术的明珠
双峰对峙的张天师传说
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渗交融
汉译佛经故事的类型追踪
故事学中的母题和类型
从佛经中搜求民间故事类型的几项尝试
本书关于佛经故事类型的追踪成果
印度佛经故事在中国的蜕化演变脉络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风范长存忆季老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评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评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评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评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不错地把民俗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来讨论 很过瘾 十梦十解太惊悚了 真的

评分

上编体系性稍强,以几部汉译佛经典籍为主题成章,行文时有曼衍之弊。下编是作者旧作论文集,内容大部与上编重合,有点影响阅读体验。终篇对全书的提挈力度不够,分析深度也不够,有点可惜。书中记载的部分故事,略显重口????????????

评分

有趣的题目,论文结集,文末一章对故事分类学AT分类略作了介绍,其实可以先看一下。

评分

这段时间读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了,不知道为什么中亚和印度的人想象力那么丰富,基本养活了中国民间故事,《列子》,《三侠五义》,《格林童话》等等。两千多年前的那些故事诡异而有趣,最喜欢《百喻经》里那个画师和木工斗法的故事,还有拿死人手臂做盗窃工具....太cult了

评分

老人赠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