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杂忆

旧闻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铸成
出品人:
页数:6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0-09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576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旧闻杂忆
  • 回忆录
  • 历史
  • 闲来读读
  • 近代报业
  • 纪实
  • 现当代
  • 清华
  • 回忆录
  • 旧闻
  • 杂文
  • 个人经历
  • 历史
  • 文化
  • 随笔
  • 文学
  • 散文
  • 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徐铸成先生自一九七九年起,在香港《文汇报》上开设了“旧闻杂忆”专栏,陆续把自己在三十多年报人生涯中经历的人和事以散文的形式写了出来,一九八二年,由香港三联书店结集出版,定名为《旧闻杂忆》。到一九八六年,又陆续出版了《旧闻杂忆》的续篇和补篇。这些回忆著作出版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还被译成了英、日等种文字。一九九○年,铸成先生又对《旧闻杂忆》中的部分篇章作了修订。《旧闻杂忆》是作者把自己在新闻生涯中遇到的人和事,以佚闻、掌故的形式结合自己的思考、体会表达出来的记录。

作者简介

徐铸成(1904-1991)是我国著名的报人,江苏宜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他在学生时代就为当时的国闻通讯社写稿,华业后加入《大公报》,从学徒做起,后来担任了《大公报》上海版和桂林版的总编辑。一九三七年,他和严宝礼等人一起在上海创办了《文汇报》,担任总编辑和主笔。一九四八年,到香港后,又创办了香港《文汇报》,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目录信息

初编
自序
记百岁老人何香凝
李任潮的妙喻
冯焕章的风趣
龙云的脱险抵港
一条没有发表的独家新闻
我的第一次看报
邵飘萍与徐凌霄
凌霄谈戏
梅兰芳谈他的杰作
王瑶卿谈梅兰芳
记孝隐女士
我的第一次投稿
王国维与梁启超
旧清华的生活片断
罗家伦与吴南轩
北京的图书馆
记《群强报》
故宫和颐和园
第一次采访
再访东北
初见张学良
二十年代的“四公于”
曹、章、陆
朝阳大店
北京的公寓生活
逛琉璃厂
我的教戏老师
刘宝全与张寿臣
初期《大公报》编辑部
人间魔窟
张恨水与刘云若
博仪、郑孝胥、汪精卫
当时北方农村一瞥
傅作义与张学良
永久黄和范旭东
初游香港
三十年代的广州之夜
章行严谈他的一段旧事
“九一八”事变
汉口的水和热
“非常会议”点滴
“特税”世界
报业大观
谈《大光报》
吴国桢及其故乡
记詹“法师”
何成瀣与叶蓬
珞珈山与张学良
回忆杨历樵兄
严独鹤与周瘦鹃
谈《申报》
周善培与赵竹君
记张君秋
广告・新闻・帮会
听戏和饮酒
《大公报》在沪出版
开始通宵工作
忆“本师”
搞新闻的全材
三十年前
后记

续编
自序
续篇前言
大世界的炸弹
小康之局
刀光剑影
“七七”和藏本事件
举办助学金
香江怀旧
第二次到香港
日汪密约的揭露
日军进攻香港
两个“一夜之间”
北江之墟
再次道别香港
初进解放区
一次难忘的访问
第一面五星红旗
报坛与书场
评弹忆昔
新春怀旧
元宵戏
“密苏里奖章”
砸碎了铁饭碗
《文汇报》的摇篮
我的一篇社论招来炸弹
炸弹、手臂和水果
没有什么独得之秘
意想不到的“起飞”
初次交锋
借题发挥
最后较量
四大家族的收买
一次“鸿门宴”
《文汇报》被迫停刊经过
《导报》与《译报》
记李书城
王瑚的诙谐
记许世英
蓬山虽远 一苇可通
方振武之死
重逢王耀武
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
青年时代的徐悲鸿
柳亚老和陈叔老
老马识途
包达三谈往事
怀念沈志远
李约瑟和胡道静
傅东华―― 一个被遗忘的人
傅东华与邵飘萍
忆唐纳
唐纳以外
喜读唐纳来信
平心二三事
国平心而想起的二三事
两位杰出的女记者
滔滔万里长江

补编
补编前言
第一张照片
故乡风味
首都掠影
在天津住过的地方
太原怀旧
黄鹤思返
旅汉回忆点滴
李思浩谈他的一生
闲话《金陵春梦》并忆唐人
为什么给杜月笙立“传”
我写《哈同外传》
也是忆苦思甜
小楼散记
旅游随笔
谈戏四篇
上马下马宝钢

附录
香港见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笔据这个东西,有时所关甚大。 听说抗战胜利以后,戴笠到了南京, 第一件事,就是抄陈璧君的家,翻箱倒箧, 把蒋写给汪(一直 呼汪为“季新四兄”)的亲笔信搜去“上缴'然后把陈投入监狱。这 时,蒋有了痛苦的“经验”了。 西安事变前后,我在上海(大公报〉当要闻编辑,关于“...

评分

【笔据这个东西,有时所关甚大。 听说抗战胜利以后,戴笠到了南京, 第一件事,就是抄陈璧君的家,翻箱倒箧, 把蒋写给汪(一直 呼汪为“季新四兄”)的亲笔信搜去“上缴'然后把陈投入监狱。这 时,蒋有了痛苦的“经验”了。 西安事变前后,我在上海(大公报〉当要闻编辑,关于“...

评分

【笔据这个东西,有时所关甚大。 听说抗战胜利以后,戴笠到了南京, 第一件事,就是抄陈璧君的家,翻箱倒箧, 把蒋写给汪(一直 呼汪为“季新四兄”)的亲笔信搜去“上缴'然后把陈投入监狱。这 时,蒋有了痛苦的“经验”了。 西安事变前后,我在上海(大公报〉当要闻编辑,关于“...

评分

【笔据这个东西,有时所关甚大。 听说抗战胜利以后,戴笠到了南京, 第一件事,就是抄陈璧君的家,翻箱倒箧, 把蒋写给汪(一直 呼汪为“季新四兄”)的亲笔信搜去“上缴'然后把陈投入监狱。这 时,蒋有了痛苦的“经验”了。 西安事变前后,我在上海(大公报〉当要闻编辑,关于“...

评分

【笔据这个东西,有时所关甚大。 听说抗战胜利以后,戴笠到了南京, 第一件事,就是抄陈璧君的家,翻箱倒箧, 把蒋写给汪(一直 呼汪为“季新四兄”)的亲笔信搜去“上缴'然后把陈投入监狱。这 时,蒋有了痛苦的“经验”了。 西安事变前后,我在上海(大公报〉当要闻编辑,关于“...

用户评价

评分

跟随老报人一起重温往事

评分

张季鸾先生曾一再跟我谈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问题,说写社论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对字和僻典。也不要搬用别人已说过千百遍的套话,口号。句子不要写台城,一句话说不清楚,宁可分成两句,三句话说。文章有新意,也要有警句,但那要是信手拈来的,千万不要生造,硬凑,弄巧成拙。

评分

张季鸾先生曾一再跟我谈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问题,说写社论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对字和僻典。也不要搬用别人已说过千百遍的套话,口号。句子不要写台城,一句话说不清楚,宁可分成两句,三句话说。文章有新意,也要有警句,但那要是信手拈来的,千万不要生造,硬凑,弄巧成拙。

评分

张季鸾先生曾一再跟我谈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问题,说写社论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对字和僻典。也不要搬用别人已说过千百遍的套话,口号。句子不要写台城,一句话说不清楚,宁可分成两句,三句话说。文章有新意,也要有警句,但那要是信手拈来的,千万不要生造,硬凑,弄巧成拙。

评分

张季鸾先生曾一再跟我谈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问题,说写社论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对字和僻典。也不要搬用别人已说过千百遍的套话,口号。句子不要写台城,一句话说不清楚,宁可分成两句,三句话说。文章有新意,也要有警句,但那要是信手拈来的,千万不要生造,硬凑,弄巧成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