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宣武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成“宣武门"。 1965年,宣武门城楼被拆除。 崇文门。俗称“...
评分《城记》很早就买了,借给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后,就没有回来。终于又买了一本,在去无锡和千岛湖的路上和酒店里断断续续读了大半。 路上有人问我出来玩为什么还读这么严肃的书,我觉得这书一点不难读,虽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是难以咀嚼下咽。后来面对着暮雨笼罩的千岛湖...
评分《城记》很早就买了,借给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后,就没有回来。终于又买了一本,在去无锡和千岛湖的路上和酒店里断断续续读了大半。 路上有人问我出来玩为什么还读这么严肃的书,我觉得这书一点不难读,虽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是难以咀嚼下咽。后来面对着暮雨笼罩的千岛湖...
评分用了10天左右读完了,觉得得写点什么。虽然很肤浅。 上大学之前没来过北京。来了之后觉得北京就是个真正的大都市,觉得除了交通以外都是那么新鲜。高楼一堆一堆的,旧城的古老有些凌乱的味道,东边的繁华,西边的高校云集,让我眼花缭乱,目不转睛。我觉得天子脚下就是不...
评分《城记》是那种读一会儿就胸闷鼻塞、不可能一气读完、但又万万放不下的书。 后来把这种感觉写进了南京的游记里。 『梧桐』 我们住的黄埔路,据说是全南京少数几条老梧桐保留得最好的街道之一。高大粗壮的悬铃木努力向上伸展着,想到这是大肆砍伐后"遗存"的了,实在有看到劫...
看得心里直滴血啊!当人们拥挤在地铁2号线时,当人们驱车在二环路上时,是否会怀念北京的城门城墙?不说别的了,若只较完整地保留北京城墙,北京就必将成为文明古城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可惜一块块城砖就仿佛一滴滴苦酒般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评分一部北京城的血泪史,残破的城墙消逝的城门,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给京城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疤痕
评分读完有些沉重,胸口像闷了块大石头。偶出生的城市,却是偶不了解的北京。
评分首都北京建设规划的历史,整个是意识形态强暴建筑理想的过程,个人抱负与钢铁的行政意志碰撞,霎时粉碎。恸。原来,原名是《城祭》。
评分原来原名真的叫城祭。。。我居然扯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