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得濛多·德·亞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於意大利利古裏亞大區因佩裏亞省一個收奧內利亞的海濱城市。他從小喜愛軍旅生活,16歲進入莫德納軍事學院學習,1865年畢業後成為軍官,1866年積極參加瞭意大利第三次獨立戰爭。1868年發錶處女作《軍營生活》,並因此而成名。1870年羅馬解放後,他放棄軍事生涯,定居都靈,成為意大利主要報紙的記者,並從此開始從事專業文學創作。1908年3月11日在博爾迪凱拉病逝。
亞米契斯早期曾周遊世界,寫下不少遊記,如《西班牙》、《荷蘭》、《倫敦記事》、《摩洛哥》、《君土坦丁堡》、《美國遊記》、《西西裏的迴憶》等。1879年至1889年的10年間是亞米契斯創作的繁榮時期,他寫瞭許多有關社會題材的作品,有《散文集》、《朋友們》、《愛的教育》、《大西洋上》等。他關注社會問題,繼而投身政治,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891年加入社會黨此後,他先後齣版瞭《一個教師的小說》、《工人的教師》和《公共電車》等作品。
《愛的教育》這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傢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一章,哪一節,都把“”錶現得精髓深入,淋灕盡緻,大至國傢,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齣版。
《愛的教育》是每個傢庭必備的良書,是為人父母者,為人是師長者,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務必一讀的經典。
為什麼全世界不管看過或沒有看過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
為什麼這本書就像所有不知名的圓舞麯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夏�尊先生在序言中寫道:“這書給我以盧梭愛爾,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四年前始得書的日譯文,記得曾流瞭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成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瞭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傢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婦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教鞭的教師。平時為人父為人師的態度讀瞭這書好像醜女見瞭美人,自己難堪來,不覺慚愧瞭流淚。書中敘述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瞭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得流淚。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全書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恩裏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
因為我們的主人公是個小男孩,而十九世紀的意大利所施行的是男女分校製;所以也許女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有受瞭冷落的感覺:幾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男的。這其實是完全沒有必的。
在曾经长期受教育学课熏陶时,便对《爱的教育》留下了印象,惭愧一直没有读。如今,在一切安好且摆脱了强迫性读书的压力后,终于在无意中又发现了这一宝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自感觉比其他版本翻译得体),此时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这本著作出自19世纪的意...
評分大概没人会否认,小孩身上的邪恶至少大半部分是从身边的人习来的。 大概翻了翻之后,我的重点就落在勿兰地这个小孩身上了。这个小孩"嫌恶功课,嫌恶朋友,嫌恶先生",校长对他说,"你在杀你的母亲呢",而"那个不知羞耻的勿兰地还在那里笑"。卡隆教训了勿兰地之后,勿兰地的母亲到学校...
評分多年前作为学生的我曾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爱的教育》,那时候的书还是薄薄一折便会留下痕迹的纸张,而现在书本已经装订成硬壳,纸质也变得厚实,如今再次品读,才发觉一本真正的好书在每个年龄层去阅读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我曾皱了眉头,那时...
評分 評分我至今仍是小孩子呢~
评分好看,好好看,很感人啊。
评分初中的必讀物 記得那時候還寫瞭讀書筆記 ..(我可真認真啊 哈哈)
评分小時候啃不動,現在卻沒那麼容易被教化瞭,不過還是得承認這是本好書
评分外國啓濛之作,大人該從下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早已遺失的優點和品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