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英,(1938-1996),安徽颖上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和教学工作。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空中的足音》《流泪的淮河》《悬空的十字路口》《脑裂》,中短篇小说集《锁链,是柔软的》《落》,散文随笔集《戴厚英随笔》《结庐在人境》,以及《性格·命运——我的故事》等。
《人啊,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初版。
自己读小学的时间很早,五周岁刚过就去上小学了. 到高二时,也不过才十四五岁,然则经历文革之结束,因此,对于人性的心理描写,这本小说是第一部,从此也记住了戴厚英这个名字. 而且,在1985年86年,离改革开放也不多久,推荐给了几位同学去读,借给他们,居然也读到我的书变得很旧!心痛啊...
评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文革小说了吧,让我理解了80年代,理解了那场运动,理解了我的母亲,甚至更加理解了东欧剧变。原来他们有那样的渴望,有那样的恐惧。于是我更想反思文革对与现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人们心头的那道疤痕。人是不会变的。反思文革对于今天的影响才是更有意义的。
评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文革小说了吧,让我理解了80年代,理解了那场运动,理解了我的母亲,甚至更加理解了东欧剧变。原来他们有那样的渴望,有那样的恐惧。于是我更想反思文革对与现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人们心头的那道疤痕。人是不会变的。反思文革对于今天的影响才是更有意义的。
评分无关书评:还是要追问,还是要燃烧,子华,握住我的时间和生命,带着你的追问和仓惶 之 读你读过的书 “虽然我失去了青春和爱情,但是,这毕竟不是白白地失去。我抓住了热情燃烧之后的炭火,足以温暖自己,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 这是《人啊,人》的女主人公说的一句话。读到...
评分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掩卷叹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不是因为小说不好,是不好评价,我怎么去说谁对谁错。或者说书中的人物都背负着包袱,这包袱抖开来都是错综复杂的线团。还有一些不舒服,四五十岁的三角恋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有些不适应罢了,这是我的错。 翻书至末尾,作者定...
这本书好沉好重,我不知道能不能读完
评分虽有抑制不住情绪化宣泄之处,不过也正是这股内在元气使得作品丰沛。
评分现在市面上似乎很少看到这本书
评分大一时看过的书。
评分文字显得简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