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9日,安徽大學教師何傢慶懷揣著自己14年積攢的29000多萬元,踏上科技扶貧之路。他行走305天,行程31600公裏,其中徒步8000公裏。他途經8省、108個縣、魔芋種植區的芋農和魔芋企業傳授技術。
何傢慶以日記形式記錄瞭扶貧路上所見所聞所遇所思。19萬字的西行日記記載瞭他的喜怒哀樂——在田間地頭給芋農傳經送寶,是為喜;愚昧瀆職官員的強硬拒絕使芋農失去瞭掌握技術的機會,是為怒;近在咫尺的技術不能服務芋農,是為哀;芋農掌握瞭技術,是為樂;極度衰弱的身體不能支撐日後工作,是為悲;遭遇的自然災難,飢寒病痛斷糧蛇咬,是為恐;遭遇的人為主要磨難,侮辱刁難搶劫收容,是為驚。
該日記融政治性、思想性、文學性、傳奇性於一體,以扶貧為鏡,摺射瞭當今社會美醜交織、善惡並存,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反映瞭一個知識分子對底層群體拯救的勇氣和思考。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當年做作業時讀的,內容繁瑣而專業,沒什麼感悟。
评分何傢慶沒有引用馬恩列毛的名言而是用瞭泰戈爾的話總結自己的信念:對社會的慷慨迴報纔是真正富有。自序最後一句話是蘭波的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瞭,我也準備走瞭。昨天何傢慶去世,今天我纔知道這個人讀這本書,學中文的我隻能撿我可知的看,一個自然學科的知識分子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评分在孔網上買到的一本20年前的新書,先生雖然不像袁老先生那樣堪稱當代神農,卻頗有戰國墨傢俠客之風,胼手砥足走遍天下推廣農業技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评分在孔網上買到的一本20年前的新書,先生雖然不像袁老先生那樣堪稱當代神農,卻頗有戰國墨傢俠客之風,胼手砥足走遍天下推廣農業技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评分如何做一個真真切切的人,實實在在地活纔算得活一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