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

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翟中东
出品人:
页数:2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
价格:1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18202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刑法 
  • 人格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由翟中东著,将人格引入刑法具有如下意义:第一,促进整体、动态的犯罪人观念的形成。人格概念具有整体性,由人格概念的整体性决定,我们在考虑刑法中的人,不仅要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而且要从人的心理性、生物性方面出发。由于人格概念具有动态性,我们在考虑刑法中的人时,不仅要看他的现在,还要看他的过去,同时要考虑他的将来。

第二,利用人格测量技术评估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评估是当代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难题,而将人格引入刑法后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身危险性,从而促进刑罚特别预防水平的提高。根据人格理论,《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将犯罪人分为具有不健康人格的人、具有心理缺陷的人、具有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的人、具有病态人格(psychopathic personality)的人、具有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的人、具有犯罪人格的人。在上述人格中,在同一种情境下,被确认为后一种人格的人犯罪的可能性总要更大一些:人格不健康的人在一定情境下有犯罪的可能,例如,有他人犯靠,本人可能会模仿犯罪;具有人格障碍的人在一定情境下犯罪的可能性则加大;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在一定情境下犯罪的可能更大;而具有犯罪人格的人,特别是具有所谓典型犯罪人格的人在一定情境犯罪可能最大。

第三,促进刑法的公正,将人格引入刑法,不仅可以促进刑法的效益水平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刑法的公正。人格在刑法中的引入可以更全面反映社会对行为人的责难,因而可以促进刑法的公正。

第四,促进刑事政策合理化。将人格引入刑法,使定罪、量刑及行刑有了更充分的可能去考虑犯罪人的社会性、心理性及生物性。这样,根据刑事政策的合理化要求,《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提出了降低犯罪构成的起点,扩大犯罪圈;将人格作为出罪因素。作为犯罪构成的消极要件;开展人格调查,进行人格评估,将人格评估作为定罪、免予刑罚、缓刑、假释、适用死刑等考虑的因素;以人格评估作为防止权力滥用根据;整合中国的保安处分,等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行性欠缺

评分

可行性欠缺

评分

可行性欠缺

评分

可行性欠缺

评分

当年为了论文而看的书,果然就是一篇很长的论文编成了书~~不过观点还是很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