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呐喊》是鲁讯先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大都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如孔乙、阿Q等已经成为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中的典型形象。其中的《 阿Q正传》还被翻译成多种外文译本,得到国际文坛的赞誉和认可。因此,这部小说集无论在鲁读的全部创作作品中,还是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和鲁讯的必读之书。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
评分-----读鲁迅的《头发的故事》 《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会呢?而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 。…… 《...
评分-----读鲁迅的《头发的故事》 《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会呢?而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 。…… 《...
评分重读《呐喊》,最喜欢的是《药》《头发的故事》《故乡》《端午节》。而最想谈一谈的,是《故乡》。 今年年初,我又去了绍兴的鲁迅故里和纪念馆,看到许多小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参观,他们在三味书屋前举着学校的旗子合影,我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庞,想着他们应该如同年少时的我一样...
评分从小到大,语文课上学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少,《藤野先生》、《少年闰土》、《祝福》、《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作品以辛辣的讽刺和毫不留情得揭露中国人的劣根性而著称。他对中国人民族共性中的阴暗面的揭露,有很多甚至现在都适用,而我同时也认为...
第一次好好读鲁迅先生的文集,竟然都到了20的年纪。开篇太抓人了,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当是清醒的人,有几篇还是没读懂,《兔和猫》如果不知道背景的确不知道联系到的含义,还是我知识太匮乏了罢!最喜欢《社戏》,《故乡》是幼时读的了,近来也仍然喜欢,《孔乙己》名气够响,好读也好看,先生语言酣畅淋漓,读起来真是痛快至极,读书都靠夹缝,有时赶时间看一篇那速度也和文章顺畅地滑下去了。《狂人日记》、《药》也都好,《一件小事》在这本书显得里很独特,只有它在赞誉什么似的。
评分开篇《狂人》,振聋发聩!《一件小事》…是我读不懂罢,放在这里,感觉怪怪的…《兔》《鸭》和《社戏》收尾,得见鲁迅的另一面,带着些小清新的滋味。如果不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屡屡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读过鲁迅的人会少了很多吧。然而这又是谁的悲哀呢。
评分洞若观火的视角,深刻冷峻的文字,直指人性深处的幽暗,展现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沉闷、迷失与一成不变,形象刻画出革命的荒谬与不彻底。这部集子里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仍然是我眼中五四新文学最经典的代表作。
评分呐喊
评分最后几章叫人落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