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剧作家,小说家。1921年1月5日生于瑞士 伯尔尼州的科诺芬根一个牧师家庭,卒于1990年12月14日。青年时期先后在苏黎士和伯尔尼攻读文学、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与戏剧编辑。1946年迁居巴塞尔,开始职业作家生涯。次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剧作《立此存照》,描写16世纪明斯特一个再浸礼教徒为了信仰宁可抛弃财产和家庭的故事。剧本在苏黎世首演成功后,又相继于40~60年代创作了《罗慕路斯大帝》、《老妇还乡》、《物理学家》等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戏剧界的声誉。曾获德国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奖、瑞士伯尔尼市颁发的文学奖,意大利广播剧大奖等。
开始,读王小波杂文时,知道有这本书。王小波这么写到:“据说迪伦马特写《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也写了很多年,写完以后说:今后再也不能这样写小说了。这说明他也这样写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里做到完美,但是完美当然是最好的。” 看完这段话,好几年后。我才在学校的图...
评分又重新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虽然只是大略看了一下,仍给我相当的震憾。 前半部分遵循侦探小说基本套路,从法官的得力手下被杀到伦茨管参与调查,然后被猎狗袭击。至此案件仍处于迷雾之中。到了后半段进程急转直下,其中穿插了法官险遭暗算等惊险情节,最后伦茨杀...
评分读迪伦马特。他谈童年经验对写作的影响,《我的材料的历史》里有一段很好的文字,大意是童年时代的世界不仅仅是感受、模式,而是写作的方法本身。
评分这本书被放进世界侦探惊险名著文库,实在是个失误。这就像把《情人》放进爱情小说文库,把《百年孤独》放进科幻小说文库一样,让人啼笑皆非。可惜它实在不甚有名,所以也就没什么人会因此啼笑皆非了。 但这并不是说它不如它们写得好。作为侦探小说而言,它也许不那么扣人心弦,...
评分这个题目是为了即将生日的雨辰姐起的。。。 《诺言》让我读起来很难受,大把的善意在里面被迪伦马特汹涌的拖延和消耗,人性的那么点亮被拉扯的模糊不堪。只剩些挣扎的痕迹——虽然这是太过完美的一次人伦叙事了。肿麽说呢,终究我介意的,使用那些小孩子做牺牲品吧。 到了《法...
需要再版。
评分撑着看下去就会发现它的强大……
评分喜欢迪伦马特
评分諾言
评分喜欢 诺言、司法 两篇,尤其是司法,戏谑之处,读来捧腹,读后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