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岁月·生活

人·岁月·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

30年代回国后,在卫国战争中任军报《红星报》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 “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苏联] 伊利亚·爱伦堡
出品人:
页数:455
译者:冯南江
出版时间:1991-11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23703
丛书系列:流亡者译丛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伊利亚·爱伦堡 
  • 爱伦堡 
  • 俄罗斯文学 
  • 传记 
  • 俄罗斯 
  • 流亡者译丛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岁月·生活》共六部,从1960年起在苏联《新世界》月刊上连载,后经作者增删修改,收入苏联作家出版社1967年出版的九卷本《爱伦堡文集》的第八、九两卷。这部作品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作者的自传,另一部分是作者对同时代人的回忆。这个节译本就是译者选择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中对五十一个同时代人的回忆编译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岁月生活,是一部记录,追忆性的著作。里面的神奇在于那个时代,在于那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还有就是作家的捕风意识十分长强烈的。动荡的生活极艰难也极为磨练一个人。爱伦堡在苦难的俄罗斯看到了经历了许多不同的专政手段,但他始终是一名抗据的先锋。 先锋的出逃,以及后...  

评分

爱伦堡的这本回忆录内容丰富,到处都闪烁着好的句子、故事。属于那种需要写许多次读书笔记的好书,先写写第一次阅读时感兴趣的几点: 聂鲁达与爱伦堡。两个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对方,还共同记录了50年代访问中国的故事。聂鲁达在《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里描写对爱伦堡的印象...  

评分

五折买下了这套书,很高兴;读了之后才知名不虚传。 以诗作评,尽在不言中: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

评分

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这本书成了唯一带彩的颜色。发生在苏联铁幕里的人和事,似乎同样发生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 爱伦堡是幸运的,他走出了铁...  

评分

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这本书成了唯一带彩的颜色。发生在苏联铁幕里的人和事,似乎同样发生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 爱伦堡是幸运的,他走出了铁...  

用户评价

评分

说是苏联版的光荣与梦想才买的。其实是爱伦堡文艺界见闻录,回忆录比较妥帖。惜不喜欢,字体又难看,失望了。没读完,估计也读不完了。

评分

舊書的感覺

评分

写得挺用心的随笔 挺有意思 看到大师们不易为人知那面 有直面感

评分

美国人的简单给我印象很深,但是简单背后的复杂,是值得我的深思的

评分

09-07-28 购于孔夫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