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重这张报纸,并不是因为他代表了媒体标杆,而是因为他代表了某种内心的渴望;我尊重这张报纸工作的所有同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创新了新闻作业方式,而是他们尝试去解答一些疑惑。
我尊重这张报纸,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他的衣食父母,而是因为他们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们尊重传统,他们尊重内心,他们心存希望。
很遗憾,知道有《南方周末》都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了,错过了不少精彩的报道,而这本书弥补了我的缺憾。我是在火车上一气读完它的,里面收集了《南方周末》过往的许多经典报道,更可贵的是每篇报道后都配有记者的采访手记,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里面的很多名字,今天...
评分很遗憾,知道有《南方周末》都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了,错过了不少精彩的报道,而这本书弥补了我的缺憾。我是在火车上一气读完它的,里面收集了《南方周末》过往的许多经典报道,更可贵的是每篇报道后都配有记者的采访手记,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里面的很多名字,今天...
评分“这不是真的,这棵千年古树并没有被剥皮!” 9月28日,一次次在雨雾弥漫的陡峭山坡上滑倒又爬起来时,记者在内心不断祈祷。 15时5分,经过7时的艰难爬行,当这棵历尽沧桑的大树出现在记者的眼前,雨水和泪水模糊了记者的视线——她的皮已经被剥得光光的,从根到树梢,体无...
评分远去的鼓声 沈灏 我至今都能够比较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进《南方周末》的时候,1992年,我21岁。我也能够比较清晰地记得我离开《南方周末》的时候,1998年,我27岁。 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都献给了一份报纸。所...
评分真相,是人们渴望知道的,但很多时候,又是无力、无法去承受的。 比如红豆杉被毁的真相,比如中国妈妈胡曼莉。 而事实,也是我们渴望了解的,但真正接触事实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我们宁愿生活于“无知”中。 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跳跃地看了几篇,悲哀、愤怒、失望……也伴...
映像深刻的一本书。
评分孙保罗老师的推介。 必读。
评分文章是好的 但是大多数记者都离职了
评分南方系的书怎么都不会差的
评分我的南周情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