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初稿脱胎于作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讲授金石篆刻的‘课徒稿’,几经修改补充,遂成此稿,作者在世时本拟再作校订修改,但因病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愿望。现将原稿影印出版。原稿个别地方有钢笔写的补充,部分章节旁边有钢笔小注,是作者拟作修改而未及完成。‘炼刀法’一节,作者旁注‘应全删’,为保持遗著原稿本来面目,均未作更动,以供读者参考。原稿标点漏点近三分之一,图例、文字亦偶有错漏,均请邓散木先生家属邓国治同志校勘补齐。
民国神人所写,民国多神人。 本想看一下篆刻学的历史什么的,没想到竟然全是古文,看得头晕。然后出版介绍还写到原文是邓先生用篆体所书写,看了一下后面的影印本,字写的太好了。 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太浮躁了,所以大师也看不到了
评分得此书,实属工作便利。虽为2004年新版(仅重印而未改版),没有1979年旧装本那般古典气,但仍爱不释手,只因书中蕴藏的那种深深的文化厚重感。本书通篇为邓先生当年小楷竖排手写,其间辅以朱红色印章实例和墨色古代篆刻拓印,读此书实则是在观赏一场书法与篆刻交相呼应的精彩...
评分得此书,实属工作便利。虽为2004年新版(仅重印而未改版),没有1979年旧装本那般古典气,但仍爱不释手,只因书中蕴藏的那种深深的文化厚重感。本书通篇为邓先生当年小楷竖排手写,其间辅以朱红色印章实例和墨色古代篆刻拓印,读此书实则是在观赏一场书法与篆刻交相呼应的精彩...
评分印章是中华民族原生的传统艺术,拥有长达数千年的创作、欣赏和传播历史,但在近年来遭遇了日益严重的困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这一举国盛事即将在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举行,当我们看到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这一标志图案的时候,无不为她那见解而深刻,凝...
评分在学校的时候看到门口的新华书店有这本书,当时没钱买,直到第二年有了工作后回校答辩的时候才买了。单看邓散木先生漂亮的小楷就让人爱不释手。 最近篆刻刚被列入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之前去杭州西泠印社看过,有些冷清。
通人
评分如果能象金陵刻经处那样得版本就完美了,
评分我总觉得其中一个例子的「巳」字是反写但是作者并未指出。。。
评分良心真心之作。手书小楷赏心悦目。举了诸多印作,届时还可临摹。说及学篆,“学者先将右举一百七十七字,每日写一通,俟左右上下方圆曲直诸笔法,及其下笔之先后,一一烂熟于胸中,然后将说文解字部首五百四十字,分二日写一通。如为时间所限,则分四日写一通。约以五十遍为度。既毕,再写说文全文九千三百五十七字,以日写三百余字计,则一月可遍,期以半年,把笔自渐稳定,然后再临摹其他篆书碑刻,以正其体势。”临帖粗粗又将二三年。如此扎实用功才是,毕竟学书不易。
评分看唐云的书,邓散木是位暴躁的人,嗜酒,特立独行。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摈息静气,蝇头小楷去写这样一本给初学者读的教材。唐云是真不羁,粪翁却只是学步,就像他的印,太匠气了,太做作了,虽然貌似张扬。但这却是一本好书,只那些小楷便值得细细读来,即便你从不治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