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福建晉江人,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台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現任《蘋果日報》社長。先後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出版文集十多種。
這是董橋踏入「七○後」,最新寫成的「從文篇」。全書收文二十一篇,每篇不分段落作者有意行止隨心所欲。此去桑榆晚景,不生葵傾之心,寫散淡之文,寫者平緩,讀者平安。書名題為《一紙平安》,浮想聯翩,信箋印「平安」,辭書上說叫「平安字」、「平安信」、「平安紙」。宋詩輕嘆「細讀平安字,愁邊失歲華」。元代《桃花女》楔子說「想我河南人出外經商的可也不少,怎生平安字捎不得一箇回來」。清代李慈銘樂府外集《星秋夢》說「凴盈盈生長畫堂前,勞夢裏家園指點,恨不得倩寄平安紙一緘」。
在图书馆无意翻到《一纸平安》,随手翻开,以为会轻松读完,结果只读了一篇《长日如小年》既止。或许是年纪和趣味的高度不够,读起来非常悦目,也十分吃力。一再放慢速度,有时还不得不回过头再玩味一番。 董桥太精致了。这种精致不是简单的言辞的华丽或语言反复推敲的凝炼,...
评分这书的装祯乍一看怪的很,浓郁的风格再竖着用软笔书法写题目,我到现在也爱不起来这封面。 这是我第一次翻董桥的书,他自称旧派文人,用词带着时代气息,又莫名其妙地雅致;喜欢用长句子,读起来又不嫌唠叨沉重,真是奇怪的风格。还有分段,《一纸平安》里头,多数文章只有一段...
评分一、我是冲着封面买董桥的。 二、董桥关键词:“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些老辈人”“民国老辈人”。老即是好,不老便不好。守旧和顽固不同,相比满纸的皮里阳秋和各种今不如昔的傲娇,辜鸿铭的辫子反而显得率真可爱了许多。 三、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拜托,看看《帝京景物略》...
评分一纸平安和立春前后都是 100多页60多元.出版社不是太厚道,留白还比较多,不太值得购买..........................................................................
评分这书的装祯乍一看怪的很,浓郁的风格再竖着用软笔书法写题目,我到现在也爱不起来这封面。 这是我第一次翻董桥的书,他自称旧派文人,用词带着时代气息,又莫名其妙地雅致;喜欢用长句子,读起来又不嫌唠叨沉重,真是奇怪的风格。还有分段,《一纸平安》里头,多数文章只有一段...
一贯的味道,喜欢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不强求,购于Pageone。
评分读完了,书不厚却看了好久,一如既往的华丽,耐读。不忍快读!
评分翻过:)
评分虽说董桥笔下的人物比较类型化,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中国戏也是这样,好比越剧,一旦把情节、唱腔里那些固定套路全换了,观众反倒不接受。应了那句话,老戏听的是味。
评分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