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呂大樂
出品人:
頁數:23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7
價格:HKD 98
裝幀:
isbn號碼:97898881811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香港 
  • 曆史 
  • 文化 
  • 香港歷史 
  • 呂大樂 
  • 社會學 
  • 社會學 
  • 呂大樂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七十年代香港」的確有著一種神話般的色彩。「麥理浩時代」是否就如此美好?是否就從此發展齣香港的「光輝歲月」?1974年究竟發生瞭什麼影響深遠但又不為人知的事?國共之爭如何在當時的香港足球反映齣來?當時的海運大廈原來已經不屬於香港人… …

對不同社會背景的人來說,都會有不一樣的「七十年代香港」的傳奇故事。

呂大樂教授親臨書展現場,為大傢講述不一樣的七十年代香港故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評分

﹣讀罷這本書,才赫然發覺,怎麼社會上好像沒有就這本書有多少回響?希望不是因為呂大樂教授已不被視為最‘前進’的一批社會學老師,甚至曾甘冒政治不正確之風險與八十後/社運屆筆戰,而只是書出得太新,還沒有引起注意,又或其實書中文章不少已曾出版,所以討論已在我看到這...  

評分

﹣讀罷這本書,才赫然發覺,怎麼社會上好像沒有就這本書有多少回響?希望不是因為呂大樂教授已不被視為最‘前進’的一批社會學老師,甚至曾甘冒政治不正確之風險與八十後/社運屆筆戰,而只是書出得太新,還沒有引起注意,又或其實書中文章不少已曾出版,所以討論已在我看到這...  

評分

《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評分

《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用戶評價

评分

前兩章還行,後麵的內容既瑣碎又陌生,更適閤港人讀

评分

史論結閤,生動精彩,不過看起來大部分工作還是史料性的。與當代現象有著微妙的聯係。

评分

隻有麥理浩那篇寫得好

评分

湊字數的書。。。讀過幾本香港齣的書都是這幅德行。

评分

呂大樂筆下的香港70年代是有距離感的冷,不是不投入任何熱情,而是不溫不火,總想到如戀愛一樣,保持瞭一定距離下纔可以與對方天長地久,生活經驗的冷讓我們保持對各種事物的熱情,吸受得快,靈活改變,也是因為我們不需要討好任何一方,政治上,由其是中國和英國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和獨立性,各有各做,沒有河水井水之分。由其喜愛海運大廈那一章,在海陸兩地的交集點,公共生活空間曾經是養成思想之地,有巴西咖啡,有舞池,最多年青人會一同生活的場所,曾經也是吸引各種階層同在的場地,海運大廈的轉變像如今香港,風光依然華麗,但焦點落在其實除瞭消費以外就沒有意義的生活形式。香港人曾經可以處身在各種夾心之中活得自在,殖民地不怎麼喜愛,但管理手法比現在更高明,默默地推動各種改變,70年代是形成今天的現代的香港的因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