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介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英雄的图书。卓娅和舒拉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苏联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在父母的倾心教育下,姐弟俩从孩提时代起就逐步养成许多优良品质:尊重长辈、乐于助人、学习勤奋、积极劳动、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等等。1941年,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入侵苏联,还在读中学九年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级的卓娅辞别母亲,自愿加入游击队,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她和同志们一起深入敌占区埋地雷,烧敌营,表现机智勇敢。1941年9月的一天,她在烧毁敌人的马厩时不幸被捕。凶残的德寇对卓娅进行了种种摧残和侮辱:长时间严刑拷打她,并逼迫她身着单衣,赤裸双脚在雪地上跑动……坚强的卓娅承受住了所有非人的折磨,拒绝回答德寇的问题,没有泄漏游击队的任何秘密。一无所获的敌人恼羞成怒,绞死了卓娅。弟弟舒拉从小就与姐姐感情深厚,他在卓娅牺牲后,怀着为姐姐报仇的决心进入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参加培训。不久,他驾着坦克奔赴前线,以指挥员的身份率领士兵奋勇杀敌。在战场上,他镇定勇敢,表现出色,屡建功勋,先后获得卫国战争一级金质勋章和红旗勋章,最后在1945年4月——二战胜利前夕不幸牺牲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
突如其来的炮火打乱了卓娅和舒拉一家宁静的生活。姐弟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最动人的生命答卷。青春、生命、阳光、笑脸在战火纷飞中消逝,留下的是两个小英雄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是两个孩子对祖国、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他们母亲最深沉的爱。
评分——读《送上祭坛的少女》想到的 “不过即使从《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里一些材料来看,卓娅被捕的时候没有穿任何军服、佩戴有任何标志。她执行的不是狙击德军,而是纵火任务。按照二战时期通行的战争法,在敌军后方从事敌对破坏、武装活动而没有军服或标志的,就算是间谍或是...
评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磨练 <舒拉和卓娅的故事> --- 坚强 <诺索夫中短篇小说选>-- 想象 小时候有幸都读过,作为少儿读物,其教育价值远远大于中国现存的任何一本此类书籍。
评分从书中的内容来看,这还真算是一部“洗脑”式作品。其人物的成长过程简直与小时候读过的报告文学基本一致,自小困苦,努力上进,少年老年,立场高远,最终为正义光明的事业奉献。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不完全是受到其他书籍的“洗脑”,而是书中的卓娅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产生...
评分童年最喜欢的一本前苏联小说,调皮的小姐弟最后都成了英雄。 故事前段对童年生活的描绘简直童话一般,后半部分姐弟的牺牲让童年的我每每度过,都黯然泪下,读给自己的孩子听听吧,年轻的爸爸妈妈们!
这个封面,真是满满的回忆。爸爸小时候曾经读过,后来又给了我。作为一个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十日谈》《少年维特之烦恼》当作启蒙读物的小学生,这本书成为我儿童时期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三观极正的书之一。一直到现在,卓娅都是我心里最坚强最美丽的小女英雄没有之一,每次看到关于她和弟弟牺牲的描述都热泪盈眶。无论历史为何,政治背景为何,这样一个勇敢且意志坚定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评分妈妈小时候很喜欢这本书 我十二三岁时她翻出来推荐给我读 今天不知怎么了突然想起来 居然找到有这个版本
评分一开始读的时候,因为不是专业文学写作者,所以分章多,散漫,有点没法进入。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好了。不能说是儿童读物,写得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苏维埃人”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养成的,比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更多用富有传奇性的经历来构架相比,大部分都在刻画兄妹俩和家人以及周围人的关系。卓娅的精神世界,也远比当下想当然的丰富充沛得多
评分“你知道她为什么说她叫丹娘么?你还记得丹娘·索罗马哈吗?”——如果有一天必须面对牺牲,我愿意向死神报上的名字是卓娅。五十年代的译本,翻译有些小瑕疵但不得不说读起来非常舒服。我泪点低,哭着读完的。小时候就知道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可是这本书到二十岁才认真读完,实在惭愧。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就唱歌啊!卓娅一直在唱歌。
评分一开始读的时候,因为不是专业文学写作者,所以分章多,散漫,有点没法进入。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好了。不能说是儿童读物,写得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苏维埃人”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养成的,比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更多用富有传奇性的经历来构架相比,大部分都在刻画兄妹俩和家人以及周围人的关系。卓娅的精神世界,也远比当下想当然的丰富充沛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