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沙河生在成都;读高中,上大学,都在成都;1949 年12月随同学们欢呼解放军入城,在成都;参加工作也在成都;1957年诗罹祸后还是在成都(郊区);复出写诗在成都;今已退休,仍在成都。确是货真价实的成都人。
作者生在成都;读高中,上大学,都在成都;1949 年12月随同学们欢呼解放军入城,在成都;参加工作也在成都;1957年诗罹祸后还是在成都(郊区);复出写诗在成都;今已退休,仍在成都。确是货真价实的成都人。
目录
第一章 悲欢离合了无痕
第二章 城险邦危话苦辛
第三章 龙战震天怜惨酷
第四章 书攻熬夜忆温馨
第五章 觅踪街巷谁家在
第六章 考古廊垣甚物存
第七章 秋晚芙蓉亡国恨
第八章 移民填蜀我寻根
成都叫芙蓉城,简称曰蓉,这种花一日三变,晨白午红夕紫,朝开暮落,荣华短暂,令人伤感。这或许不是花,是秋天的一场凄凉梦吧? 一个在成都生活了七十二年的老人,用他全部的爱化为一个个字符,写出了一个古城成都与一个古稀老人之间的今世前缘。这位老人就是流沙河。
评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可爱又令人尊敬的老先生,这才是我们的国宝。这本书大学时候已经读完了,看到当当上有卖,又买来一读。成都生活4年,我已然将成都作为我们第二故乡了。 先生说,我上学那会,可以从皇城根儿那楼上看到西岭雪山的积雪。多么美妙的景色,原...
评分成都叫芙蓉城,简称曰蓉,这种花一日三变,晨白午红夕紫,朝开暮落,荣华短暂,令人伤感。这或许不是花,是秋天的一场凄凉梦吧? 一个在成都生活了七十二年的老人,用他全部的爱化为一个个字符,写出了一个古城成都与一个古稀老人之间的今世前缘。这位老人就是流沙河。
评分成都叫芙蓉城,简称曰蓉,这种花一日三变,晨白午红夕紫,朝开暮落,荣华短暂,令人伤感。这或许不是花,是秋天的一场凄凉梦吧? 一个在成都生活了七十二年的老人,用他全部的爱化为一个个字符,写出了一个古城成都与一个古稀老人之间的今世前缘。这位老人就是流沙河。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诗雨江南(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85184/ 有这样一座城,把3000年的时光浸泡在一盏茶中,闲庭竹椅,笑谈着世外的云卷云舒。 有这样一座城,把千里沃野的方圆垒砌在一桌牌上,无问西东,固步着红...
唯桑与梓,必恭敬止。
评分或许是因为那座城市对我来说太陌生,或者是老先生文风过于朴实平白,总不太对我口味。另外想吐槽编辑,我理解把页面染成“芙蓉色”,也不要把老照片一同处理啊,看起来简直像用绿通道把照片修坏了。
评分在成都上大学的时候图书馆翻到此书,惊为天人。原来成都看以看到西岭雪山,原来成都原本河流纵横水上交通远甚于陆路交通。流沙河老人,是老成都所有的记忆。
评分祝老先生身体健康
评分这本书7.6分的评价,实在有些不合理,料是封面太难看引起了一些不满。沙老的文笔和史学无需多谈,妙然成趣。有人说,这本书是沙老的成长史,与「成都」的关联有限——我说是这人自己读书不认真,沙老以自己人生为点,发散述史,上至先秦,下至民国,其间蓉城兴衰笔笔勾描,蓉城旧事有人有店,还需怎样?甚至连解放初期的街巷小食都写给你了,不可贪多。又有人说,文图不匹——还是自己读得不够认真。图文虽不完全匹配,但上下相映,我甚为宝贵,而图片下的说明性文字,就我对沙老文笔的认识来看,也是沙老写的。再说回我自己对这本书的情感——近些天我写年终总结,其中有提到蜀史的学习,在此处亦为可用——我若要哭,也找不到灵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