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年代的碎片:中国经济黄金十年》的重要学术贡献是,它划定了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期。王正鹏认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间的十年,是中国在全球政治与经济框架中获得的一段意外时光:日本与四小龙衰落、WTO语法体系植入中国政治、美国在西亚反恐留下战略真空、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最后流行等,这些意外交叠的历史因素帮助中国经历了一个狂飙的十年。
作者认为,经济史即为思想碎片史,对于中国的狂飙突进式十年哲学关照,他使用了一系列碎片主题,提出了WTO语法体系、国家资本主义重来、全球化语境关照、郞顾公案分水岭、国进民退的空气、经济体制改革大时间表关闭、社会改革时间表打开等一系列全新的经济哲学思考碎片来表述。王正鹏的写作文风纵横,结构宏大,在每一个思想碎片的阐释上能启用多学科知识,有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的知识积蓄,也有《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的理论思考,这是一般的经济类作品所没有的。
第一天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一直阅读,本来在西直门换乘的我竟然不知不觉坐到了阜成门,作者摒弃了枯燥的数据呈现和阐述经济理论,而是生动地讲故事一般讲述中国经济“狂飙年代的碎片”,读罢此书,爱不释手。中国经济在98年到08年这十年的增长,对许多中国人...
评分第一章中,王正鹏认为,2002年前后中国快速成长为全球工厂,整个东南沿海是一个“地理级的生产线”,它以村镇为车间,以江河通道,形成的全球罕见的大生产基地。在狂飙年代渐趋冷落的时候,这一生产线可能将转向越南东部、印度西部、西非海岸……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资本主义...
评分第一天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一直阅读,本来在西直门换乘的我竟然不知不觉坐到了阜成门,作者摒弃了枯燥的数据呈现和阐述经济理论,而是生动地讲故事一般讲述中国经济“狂飙年代的碎片”,读罢此书,爱不释手。中国经济在98年到08年这十年的增长,对许多中国人...
评分十年对于一瓶窖藏的酒来说,价值一般,可对于如今的工业化大生产足以成为一个时代标签。过去中国经济走过的十年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的更加轮廓清晰。《狂飙年代的碎片》是对这段发展史的见证和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评分第一章中,王正鹏认为,2002年前后中国快速成长为全球工厂,整个东南沿海是一个“地理级的生产线”,它以村镇为车间,以江河通道,形成的全球罕见的大生产基地。在狂飙年代渐趋冷落的时候,这一生产线可能将转向越南东部、印度西部、西非海岸……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资本主义...
翻了翻,不好,5元转让!
评分感觉作者更多是在堆砌材料,而没有发出自己深层次的见解~
评分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评分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很好注释,但是作者流露出的所谓精英阶层的傲慢,很不喜欢。关注了向左转的影响,但是没有同时对比出向右转的影响。有些问题还是遮遮掩掩的感觉
评分对郎顾公案的传播学视角的解读,思潮钟摆式变化等等,不少有趣的观点。提到了哈马贝斯的国家学说,日后拜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