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教中学、大学,任编辑。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推为杂家。较为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人生哲学。勤于写作。自云亦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必以真面目对人。著述早期偏于语文方面,出版者有《文言文选读》、《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等。其后出版者有《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等。将刊印者有《谈文论语集》、《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辑审。
张老先生的负喧(琐话,续话,三话)三部曲属于他作品中最畅销的部分。 所谓负暄,就是晒太阳,再说明白点就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老人在日光浴下向你诉说些旧事旧人,这是琐话,不是板着脸的教导要学习五四的红色的左的精神的那种东东。 说的事大抵离不开红楼,什么张东...
评分最近的兴趣大约薄劣的很。 订了这几本和温源宁的《不够知己》,都是些高雅的名人八卦:自然不乏颊上三毫式的回味辛辣的概括。 前者已经看完了,后者还没有到。 于是淡漠地写: 写东西的兴致大约象香烟,无拘无束地抽上一会,按熄了,过一会还可以再抽--...
评分 评分最近的兴趣大约薄劣的很。 订了这几本和温源宁的《不够知己》,都是些高雅的名人八卦:自然不乏颊上三毫式的回味辛辣的概括。 前者已经看完了,后者还没有到。 于是淡漠地写: 写东西的兴致大约象香烟,无拘无束地抽上一会,按熄了,过一会还可以再抽--...
给三星不足,四星勉强;这当然不仅仅指的装帧。
评分和琐话相比,可读性差了不少.语言罗嗦拖沓了不少.三话想来就不用看了吧.
评分负暄琐话/续话/三话,其中的人物部分收录在《月旦集》中。
评分写人的文字更吸引我。书确是适合在阳光下随意翻检,似我这般囫囵读完并无多少受益。其中作者与友人应和有一句“安得秋风三五夜,与君对坐话归耕”。深得我心。
评分雁过留痕,人过留声。痕迹和声音,如果不有心记录,刹那间就消失了。奇怪尤可志,平凡无人知。滚滚长江东逝水,猎猎红尘终落地。今人走搞怪路线,唯恐己莫知,寂寞深闺里,执着于留存,可得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