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余庆(1924—2014),湖南省湘阴县人。1950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代表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和《拓跋史探》。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田余庆
出品人:
页数:415
译者:
出版时间:2004-2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33489
丛书系列:中华学术精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田余庆 
  • 魏晋南北朝 
  • 中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秦汉 
  • 魏晋 
  • 中华书局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存的是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近年读史之作。文章一般写在1979-1989的十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都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这两篇与《探微》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  以《探微》名书,无新鲜感,不惬人意。我原想把十年时限这一因素放到书名中去。这十年与过去大有不同,读书写作的外部条件有了改善,是非常难得的。有一位文学家以《十年蹒珊》为文章标题,吸引了我。我很想找一个类似的书名。但是琢磨许久,终于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历史学毕竟不同于文学,古史又不同于近史。古史内容缺乏现实感,本来就枯燥;而我的文章又比较浓缩,读起来难得有轻松之感。这样的书,要赋予它一个富有哲理。文采而又活泼、简练的书名,反而不伦不类,不如虽平淡却实在一点为好。我的兴趣在钩沉发隐,以《探微》名书,倒也符合实际。  收人《探微》的文章都经过修改,有的改动很大,甚至重写一过。所改动之处,或换题目,或增设文内标题,或补充订正资料,或调整充实论点。但是各文主旨概依旧说,以存其真。有几篇文章新加了简短的跋语,其内容一般是资料和论断有所增益而在修改原作时未能包含者,也有的是对原作的一些说明。由于《探微》所收某些文章原来已有了“附语”、“后记”之类,所以在编次《探微》时附加的这类文字,一律冠以“作者跋语”,以示与原有附加文字相区别。  十年来每有所思所作,总不免晚学之憾。但是自知之明和学有所守的体会却日渐增长。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在自己的一种著作付印后被问及此后写同类作品的设想,他回答说,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是东西,那就要后悔了,而后悔味道不好受。所以他强调说:“我宁恨毋悔。”对这几句话,我曾久久凝思。我知道,学科有不同,学识有高下,不能一概而言,强比前人。不过“宁恨毋悔”的论学之语有如当代《世说》,读来浓郁沁心,极堪回味,我愿以为圭臬。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秦汉魏晋史探微»是田余庆先生的一部论文集,主要针对秦汉魏晋时期,一些历史细节的解读,主要包括汉武帝轮台诏始末、曹魏与世家大族以及青徐豪霸的斗争、蜀吴政权与遗留官员和本地士族的斗争、北府兵始末等几个主要议题。田先生不亏是著名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名家,对史...  

评分

这的确是大家之作!田先生在爬梳大量史料基础上运用政治集团理论分析秦汉魏晋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明争暗斗。探微发覆,以小见大,在有些史料不清之处作出合乎逻辑情理的推论。读此书方才领会到老辈学者基本功之扎实深厚,田先生对历史地理,目录学,年代学以及职官制度等基础知...  

评分

田先生治史,上续秦汉,下重六朝,此辑为三书之始也。 余归纳各节论断如下: 秦灭六国,楚为难。虽平易反,以致童谣。陈胜起兵,奉楚正朔。项羽分封,义帝不去。故汉承楚而立,东出而进,是为二灭诸国,复秦之霸业也。(说张楚) 武帝开边,功过诸说不一。其有亡秦之过而无亡...  

评分

大赞这本书,关于曹丕三征东吴的结论令人叫绝,从史书中散落的军事线索以及地理位置等论据,来佐证曹丕三次东征的目的在平定青徐的军阀割据叛乱,而本意不在东吴,彻底扭转了曹丕临戎不武的形象。结论奇绝招式严谨考据精道,属于难得的历史论文写得比小说还好看。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通俗易懂、极其精彩。探赜索隐,以小见大,论述细致周密,史料详实,新意迭出。逻辑与把控全局之功力极强,论证时能荡开再收回去。开头两篇“说张楚”和“论轮台诏”。接后的三国部分最多,涉及领域也很广,包括人身依附关系、豪霸宗族、战略地缘、党派斗争、历史进程等等。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因写得最早,较之其它章节时代痕迹最深功力最浅,最为遗憾。为曹丕的军事能力进行平反,说其发动广陵之役“临戎不武”实则为荡平青徐豪霸。从隆中对之“跨有荆益”、刘备托孤、李严兴废等问题,层层解析诸葛亮治蜀的战略与蜀汉新旧权力的制衡。又从孙策渡江、诛戮英豪与孙权时对张温暨艳案的处理论证了孙吴政权的江东地域化。最后则是北府兵从发轫到式微的考辨。最后的最后,田老语重心长告诫青年,不管时代怎么变,搞好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最重要。

评分

对北府兵、三国史、轮台诏的分析很精彩

评分

大师级水准。这代人被称为红一代知识分子(1949年后大学毕业),夹在一二九知识分子和以50主打的四五知识分子之中,在思想上向来被自由派看不起,被政治浪费的人确实也很多,比如朱永嘉,但能留下来晚年焕发学术活力的往往都很优秀,比如李泽厚、黄永年、朱维铮,以及田余庆。

评分

神作,不需要多解释。

评分

通俗易懂、极其精彩。探赜索隐,以小见大,论述细致周密,史料详实,新意迭出。逻辑与把控全局之功力极强,论证时能荡开再收回去。开头两篇“说张楚”和“论轮台诏”。接后的三国部分最多,涉及领域也很广,包括人身依附关系、豪霸宗族、战略地缘、党派斗争、历史进程等等。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因写得最早,较之其它章节时代痕迹最深功力最浅,最为遗憾。为曹丕的军事能力进行平反,说其发动广陵之役“临戎不武”实则为荡平青徐豪霸。从隆中对之“跨有荆益”、刘备托孤、李严兴废等问题,层层解析诸葛亮治蜀的战略与蜀汉新旧权力的制衡。又从孙策渡江、诛戮英豪与孙权时对张温暨艳案的处理论证了孙吴政权的江东地域化。最后则是北府兵从发轫到式微的考辨。最后的最后,田老语重心长告诫青年,不管时代怎么变,搞好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最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