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雄鸡一声天下白 人民当家做主人
1.迎接新中国诞生的盛会
城南庄,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政
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热烈响应。
“波尔塔瓦”号执行特殊使命,大批民主人士在香港
突然消失,出现在解放区。国旗、国歌、国徽、国都、纪
年诞生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共同纲
领》在新政协通过时,毛泽东最后一个站起来鼓掌,显
示了谦虚和不强加于人
2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0万军民聚集天安门广场,迎接划时代的时刻
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第一
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天安门成了共和
国的象征
3.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
西柏坡,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新中国中央
人民政府周恩来是一定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
周恩来耐心说服不愿做官的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
理 民主人士称赞道:“周恩来总理不愧为‘周”总理
啊!”
4.滇南追歼战
毛泽东点将:“陈赓以10万人入云南”。 从桂南
到滇南,十三军两周行军2000余里。元江激战,国民
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成为阶下囚
5金戈指天涯
南国羊城,十五兵团秣马厉兵 潜渡,从3月5
日开始 一营被四十军命名为“登陆先锋营”。 从海
口到三亚,红旗直插“天涯海角”。海南岛如拂去尘土的
明珠,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6.进军西藏
昌都之战,人民解放军打开进军西藏的大门。中
南海,毛泽东举起酒杯,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签
订 中央军委发出训令,西南军区、西北军区部队分
别由西康、云南、新疆、青海向西藏挺进,解放祖国大陆
最后一块领土。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雪域历史
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第二章 荡涤污泥和浊水 巩固人民新政权
1.中南海发出大剿匪指示
贺龙、邓小平电告中央:西南地区匪患严重。 中
南海紫光阁,由讨论救灾工作转向讨论剿匪问题,毛泽
东斩钉截铁地说:“对于一切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及其
暴乱行为必须予以坚决的镇压和剿灭!” 中共中
央、中央军委发出《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
示,一场大剿匪斗争由此拉开帷幕
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侵朝,顿使朝鲜半岛局势
紧张。中共中央关于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否苏联压
力的产物?历史真相是:在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力主中国
出兵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已作出了决策
3.我所知道的出兵朝鲜内幕
毛泽东菊香书屋召见雷英夫 唇齿相依,中国
决定出兵朝鲜。 侵朝美军总司令克拉克哀叹:“我是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统
帅’
4.北京封闭妓院写真
新中国诞生的第二个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通过一项历史性的决定:“立即封闭一切妓院
” 从此,延续一千多年的娼妓制度,在北京被废
除 旧社会把人变鬼,新社会把鬼变人,1300余名
妓女,告别沉重的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5.建国初期反腐败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等人,30年代初参加革命,曾坐过
敌人的牢,在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英
雄气概 他们曾在不同的领导岗位工作过,为新中
国的诞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然而,他们在建国后
不拿枪的敌人面前倒下了,蜕变为大贪污犯。由革命英
雄变成了人民的罪人,能不令人深思?!
6.潘汉年冤案的历史教训
革命功臣遭冤狱,一个历史的悲剧,沉痛的教训
7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毛泽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呕心沥血,有
人提议定名为‘毛泽东宪法”,被他断然拒绝 田家
英、胡乔木、陈伯达参与宪法起草工作,常因不同意见
发生争论,陈伯达无力驳倒对方,发牢骚要辞职去当小
学教师。
8.陈毅六封电报飞北京
上海经济危机,陈毅电告中央实情,提出解决办
法 毛泽东回电:“我是支持你们的。” 陈毅得尚方宝
剑,大力调整工商业,上海经济恢复卓见成效
第三章 贯彻执行总路线 一化三改掀高潮
1.“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
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
目标和任务是“一化”、“三改’。在党的八大以前它被
称为“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
2.毛泽东与农业合作化
毛泽东进京后第一次外出搞调查,最关心的就是
实现农业合作化。 山西办合作社,引起了大风波。
在合作化大潮中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及其负责人,被毛
泽东批评为“小脚女人” 毛泽东精心编《高潮》意
欲加速实现农业合作化
3.“吃苹果”和“吃葡萄”一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前,先对较大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当
时被称为“吃苹果”;1956年对为数众多的私营小企业
实行公私合营,被称为“吃葡萄”。 在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改造中,党创造性地采取先“吃苹果’,再“吃葡
萄”,逐步改造、平稳过渡与和平赎买等一系列稳妥办
法,资本家仍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为
此,中央领导亲自找资本家谈心做工作,“大老板”荣毅
仁的激情回忆,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和第一手
资料。
4.“可以开夫妻店”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
处。 毛泽东说:“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
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
掉 我们民族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而
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可惜的是,这些正确的思想
在后来“史无前例”的年代里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5.“一五”期间珍闻录
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端;为此计划周恩
来赴苏取经;毛泽东主张施大仁政,优先发展重工
业;“一五”期间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新中国成立后第
一辆汽车和第一架飞机的诞生;但今天饱尝苦果的“超
生’,当初为何未得以重视?
6.二百万知识分子的学习运动
知识分子是共和国极其宝贵的财富,但旧社会过
来的知识分子身上难免会沾染上一些旧东西。 于是
引发了由北大校长马寅初首先发起的知识分子学习运
动。 也引出了我们党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一系列问
题。
7.解放军大规模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伴随“一化三改”隆隆脚步的是人民解放军大规模
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鼓点,“小米加步枪”已成为历
史,“万国牌”武器将逐步被国产化所替换
第四章 文化建设正开展 意识形态起风波
1.政治大批判的先例――电影《武训传》批判始末
在拍摄《武训传》时,夏衍就提出“武训不足为训”
公映时却赢得一片赞扬声;毛泽东认为,重要的是我们
共产党人怎么看待这件事。 批判《武训传》虽然对于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起了积极作用,但却开创了政治大
批判的不良做法的先例。
2.《红楼梦研究》引发的大波澜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两个
被毛泽东称为“小人物”的李希凡、蓝翎对俞研究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的确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本来属于正
常的学术之争,却被升级成一场严重的政治思想斗争
3.曲曲折折胡风案
对于胡风的文艺思想,在当时政治斗争的气氛愈
来愈浓厚的情况下,终于酿成错案 胡风一班人被
定为“反革命集团”,直到30多年后才得以平反。 这
一历史悲剧告诉后人应如何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
的斗争
第五章 登上国际大舞台 打开外交新局面
1.巨人的历史性会晤
毛泽东、斯大林是两位历史巨人,在领导中国革命
惊天动地的伟业中,两人有过遥远的配合,也有过令人
深思的分歧与误会。 1949年12月16日18时,两双
扭转乾坤的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斯大林仔细端详着
毛泽东,说:“伟大,真伟大 ……”毛泽东却摇摇头说:
“我是个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两
位巨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切会面,留下了层层花
絮悬念
2.打开外交新局面
一个多世纪前,中国古老、尘封网结的大门被强盗
们用枪炮强行打开。从此,泱泱天朝大国处处挨打
一个多世纪后,新中国主动打开国门,迎来八方宾
客,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国际大舞台,令世界刮目相看
3.日内瓦,新中国初露锋芒
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率领阵容庞大的中国代表团
在国际大舞台上初次亮相 在这座美丽的世界名
城,东西方由原来激烈的炮战转向舌战,中苏密切配
合,在谈判桌上与美国等展开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较
量。 会后,国际上流行着一个神秘兮兮的谣传:在日
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主动要同美国代表握手,遭到拒
绝。事实是这样吗?此文揭开了这个无影之谜。
4.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方位
地擘划改革开放的宏伟计划时,经过深思得出这样的
结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最好的方式。”这五项原则是50年代中期毛泽东、
周恩来代表新中国最先提出的 40多年来,它在国际
社会的沃土中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亚非会议,周恩来展现雄才大略
周恩来率团参加亚非会议历经凶险 全中国人民
和外国友人的心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在水
和外国友人的心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在水
银灯高照着讲台、乱哄哄的会议大厅里,响起了激昂洪
亮的声音:“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
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会场一下子静了下来,随即
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几十架照相机对着讲台不停
地闪光 尼赫鲁说:“这是一篇很好的演说。”
吴努说,这“对抨击中国的人是一个很好的答复”。
外国新闻纷纷报道:周恩来“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欢
呼声和掌声”;他是“会议中最受欢迎的人物”;
6.中美“马拉松”会谈
中美关系风云变幻,道路坎坷。 70年代前,两
国虽未建交,却有长达15年的大使级会谈。这场在近
代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唇枪舌战激烈、复杂、曲折,其
内幕惊心动魄、神秘起伏,充满了戏剧性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