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与人合作的一部经济发展中著述。作者在书中深入地考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与财产权属关系演化的联系,作者从历史发展进路的角度,实在地揭示出,西方经济在近代以降之所以有突破性的发展,完全在于财产权属确定性的不断明晰。这一观点虽不能说具有殊多新意,惟其实在论方法尤其具有说服力。
道格拉斯·诺斯,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历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圣路易大学鲁斯法律与自由教授及经济与历史教授,现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卢斯讲座教授。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地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主要著作:《1790-186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制度变化与美国的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鉴于他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道格拉斯·诺斯曾说过:“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因是什么? 在马克思眼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意味着经济的增长,价值的增多要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革新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于是经济增长的动因就落在了技术革新上;在诺斯眼中,经济增长即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得...
评分如果没有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欧洲的民族国家运动也只不过是千年军阀混战的继续。因为很明显的,当这种殖民运动在北美、东亚受阻,同时因为各殖民国在殖民地争夺中互相照面的时候,譬如德、日与英、法的矛盾,就再次爆发了欧洲内战(即一战),这导致了苏俄的出现(之前的...
评分【http://blog.sina.com.cn/leiwon】道格拉斯·诺思是新经济史领域的杰出代表,1973年与罗伯斯·托马斯合著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是该学术领域进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阶段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评分 评分所有权结构在尼德兰和英格兰业已发展,从而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须的刺激。它们包括鼓励创新和随后工业化所需要的种种诱因。产业革命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它是提高发展新技术和讲它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私人收益率的结果。 此外,国际竞争还带来了强大动力,促使其他国家改...
在诺斯看来,创新、教育、资本积累均为经济增长本身,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有效率经济组织的目的为将个人收益尽量接近于社会收益。保障所有权的经济组织是西方世界兴起最为重要的因素。
评分没看完。
评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所归诸的教育传播、技术革新、规模经济、资本积累等并非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本身就是经济增长(后果)。真正的原因在此之外,即(经济组织的)制度变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利润(超额利益?)未必导致制度变革,除非通过制度变革可获取的预期收益(贴现)大于为获取这种收益而支付的变革成本。那么,这种制度变革的成本收益又当如何计算,何种算法(历史机缘)能算出有效的收益以导出制度变革?到底还是泛制度派的路数啊:将经济因素置于被解释变量(因变量)而非解释变量(自变量)的位置,这也就取消了经济在解释人类活动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并非人类活动的源动力,根源在经济之外,无论是社会还是政治。泛制度派的人马一向以胳膊肘向外拐著称,莫非都社会学或政治学安插在经济学阵营里的奸细?
评分新制度經濟學及諾斯研究。
评分再次感叹一下,西方人士讲事情时候的循循善诱毫不腻烦的精神。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阐述的西方的历史发展主线~ (当我反动微微发黄却没有污渍的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该说是保存的好,还是咱翻阅的人不多呢。。。里面还有好好久好久以前图书馆采用的借阅记录纸片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