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
作者:方旭东 著
出品人:
页数:318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46686
丛书系列:江右思想家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论文
  • 文化
  • 改正书名
  • 德性伦理
  • 尊德性
  • 道问学
  • 中国哲学
  • 伦理学
  • 道德修养
  • 思想史
  • 学术著作
  • 文化研究
  • 传统文化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尊德性与道问学》通过理先气后、太极论、理一分殊、性说、心学、学以求博、学之本末先后、为学之方等命题、学说的考察和梳理,全面阐明吴澄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1992年安庆师范学院政教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1993年至1994年,在日本从事文化研修。1995年至199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哲学硕士。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2001年至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曾独立承担国家基金项目一项,有著、译作多部,并在《哲学研究》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信息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理气先后
一、气生万物
二、理在气先
第二章 太极论
一、太极与太一
二、太极与无极
三、太极与阴阳
四、太极之体用动静
第三章 理——分殊
一、宋儒论理——分殊
二、理一
三、天地人物之同异
第四章 性说
一、性与气
二、性与情
三、性与心
四、复性
第五章 心学
一、以心为学
二、本心
三、心之诸说
四、收心与放心
第六章 学以求博
一、通天地人曰儒
二、“教法”与《学统》
三、学问格局
第七章 学之本末先后
一、本末
二、先后
第八章 为学之方
一、尊德性与道问学
二、博文与约礼
三、格物与致知
四、格物与诚意
第九章 涵养之法
一、敬说之渊源
二、敬之义蕴
三、持敬之夫之先后
四、敬之辨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评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评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评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评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范式下的扎实细密之作

评分

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范式下的扎实细密之作

评分

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范式下的扎实细密之作

评分

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范式下的扎实细密之作

评分

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范式下的扎实细密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