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5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5-5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90039
丛书系列:学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北京
  • 城市
  • 文化研究
  • 陈平原
  • 王德威
  • 都市想像
  • 历史
  • 社会文化史
  • 北京
  • 都市想象
  • 文化记忆
  • 城市研究
  • 社会变迁
  • 历史记忆
  • 地方文化
  • 都市发展
  • 身份认同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诸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在对北京的“阅读”、“记忆”与“想象”中,兼及了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相信其出版将为崛起中的“北京学”添加一块有分量的砖瓦。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一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序二
金元时期北京地区全真教活动
繁华入梦
——明代士人记忆中的北京三大市
清代京师旗人生活
“宣南诗社”与嘉道之际的士风
戏曲史叙述中的北京“堂子”
旧戏台上的文明戏
——田际云与北京“妇女匡学会”
从护花人到知音
——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动与旦角的明星化
世变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家
——由北京李抱忱到广东黄友棣
市井的回响
——《三侠五义》中的方言与京华说书人
香山健锐营与京城八大胡同
——穆儒丐笔下民国初年北京旗人的悲情
雅人趋俗,俗人却雅
——张恨水北京小说雅俗错位的文化意涵
王度庐的京味女性成长小说
北京是上海的产品吗?
国际视角与本土文化
——民国文学中的北京
30年代北平的大众文化与媒体炒作
——关于刘景桂情杀案
“某籍某系”和“东吉祥诸君子”
——1920年代中后期北大的两个教授集团
“边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声”
——19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的城市记忆与文化心态
小品文与“京派”的审美观
沈从文与北京
——现代性及其危机
北京梦华录
——北京人到台湾
台湾人在北京
——1949前在京台湾作家简论
女性小说的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林海音与凌叔华的北京故事
城市景观与历史记忆
——关于龙须沟
时空流转现代
——1980-1990年代小说中的北京记忆
“国都”与“全球都市”
——双重想像的混杂
清乾隆时期朝鲜使者手记中的北京民俗与政治
芥川龙之介的北京体验
——短篇小说《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
既“远”且“近”的目光
——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
附录一 “五方杂处”说北京
附录二 想像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
——答新华社记者刘江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与文本间的北京 ——读《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一篇旧文) 在中国,大概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那些已经远去和仍然存在的繁华风韵,令一代代知识人不胜流连追怀之至。然而,与早已成为显学的上海研究相比,对作为一座城市的...  

评分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评分

历史与文本间的北京 ——读《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一篇旧文) 在中国,大概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那些已经远去和仍然存在的繁华风韵,令一代代知识人不胜流连追怀之至。然而,与早已成为显学的上海研究相比,对作为一座城市的...  

评分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评分

历史与文本间的北京 ——读《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一篇旧文) 在中国,大概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那些已经远去和仍然存在的繁华风韵,令一代代知识人不胜流连追怀之至。然而,与早已成为显学的上海研究相比,对作为一座城市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南京五台山脚下的先锋书店购得。其中的一部分论文对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评分

最后一篇是董妈写的。。。

评分

董玥的文章特别有启发。我们可以不加“全球眼光”的谈论上海吗?我们能不用“国族视角”来谈论北京吗?在地的本土生活该如何发声呢?

评分

近十年前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有着多对象多途径的丰富性。能厚脸皮说一句,还是p大的平均质量高些么……

评分

时间上溯80年,北平也许正同如今许多内陆旅游胜地一般,充溢着小清新的想象吧,要不林庚如何会写下“边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声”这样的诗句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