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巅峰之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罗曼·罗兰十分推崇此书,认为它是“一首歌颂人类同情心的最美好的诗篇”。
草婴,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
1923年生。浙江镇海人,原名盛峻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开始为《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译稿。50年代主要翻译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包括《一个人的遭遇》、《新垦地》等。从1960年起翻译列夫·托尔斯泰小说集《高加索故事》,并于1964年出版。“文革”期间被迫停止翻译。从1977年起,开始从俄语原文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作品,历时二十年,最终译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共八卷,十二册,其中包括三部长篇小说、一部自传体小说和六十多部中短篇小说。
除了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草婴还翻译有俄国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苏联作家尼古拉耶娃的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作品。
1987年,在莫斯科国际翻译会议上,草婴荣获“高尔基文学奖”。
最偉大的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以《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妮娜》等長篇巨著聞名於世,《童年•少年•青年》一書則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其中的「童年」寫於1851年,當時托爾斯泰年僅23歲,但這初試啼聲之作卻立刻贏得包括屠格涅夫在內的作家大為激賞,在俄國《當代雜誌》發表後,托氏因此一舉成名,奠立在文壇的地位。書中的筆致細膩,情感精微,詩意魅人,描寫一個10歲小男孩長成為青年的心理過程,從少年的熾烈感情、困惑與恐懼,到青年苦悶、孤獨又狂熱的心魂,處處充滿心理與哲學的細微描繪,可說是認識托爾斯泰文學創作手法與主題---愛、道德與避免暴力----的最重要入門代表作。
以前很喜欢托尔斯泰,看过《安娜》以及《复活》,当时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当时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脑残粉,自己对现实生活没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当时在出现马丝洛娃原谅了聂赫留朵夫时,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为他人的爱”,而且还一度影响到了我后来追求女生...
评分虽然此本书是同名小说的缩略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插图版图书。但这并不影响读者了解作者同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与之产生共鸣。虽然小说主人公(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与我们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谁又能否认作者所经历的人生这三个阶段与我们有着很大的交集。...
评分《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是托尔斯泰于1852-1854年间写作的自传体小说,这个三部曲要比托尔斯泰的大多数作品都要早,其中包含了许多托尔斯泰的早期思想,而这些思想会运用到接下来的创作中。尽管这只是一部纪传体小说,和托尔斯泰本人的生活或许有一定出入,但托尔斯泰在其中...
评分 评分文/曼佳 我之所以开始读托尔斯泰早年的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是因为读了他晚年(70岁以后)的作品《伊凡.伊里奇之死》,里面的深入骨髓的对于人性的描述让人深深叹息。于是我想看看大师年轻的时候他想的会有什么不同。也许太年轻的时候是读不了托尔斯泰的,而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