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狄克森.卡爾
卡爾是美國賓州聯合鎮人,父親是位律師。從高中時代起卡爾就為當地報紙寫些運動故事,也嘗試創作偵探小說和歷史冒險小說。1920年代末卡爾遠赴法國巴黎求學,他的第一本小說《夜行者》(It Walks By Night)在1929年出版。他曾經表示:「他們把我送去學校,希望將我教育成像我父親一樣的律師,但我只想寫偵探小說。我指的不是那種曠世鉅作之類的無聊東西,我的意思是我就是要寫偵探小說。」1931年他與一位英國女子結婚定居英國。在英國期間,卡爾除了創作推理小說外也活躍於廣播界。他為BBC編寫的推理廣播劇“Appointment with Fear”是二次大戰期間BBC非常受歡迎的招牌節目。美國軍方因而破例讓他免赴戰場,留在BBC服務盟國人民。1965年卡爾離開英國,移居南卡羅來納州格里維爾,在那裡定居直到1977年過世。
密室詛咒?集體著魔?
古堡幽靈挑動自殺意識,密室墜樓陰謀進行中!
約翰.狄克森.卡爾再度挑戰密室/不可能犯罪題材此書被譽為「卡爾最成熟的小說之一」
陰森的氣氛、詼諧的對話、精細且完整的佈局,再次挑戰讀者推理能力!歷史教授亞倫.坎貝爾某日接獲來自蘇格蘭的消息,因親戚安格斯.坎貝爾自席拉城堡塔頂墜落身亡,於是受邀前往參加家族會議。安格斯墜樓前三天才簽下一份金額高達三千鎊的保險契約,並附上自殺條款:「如果保險人自殺死亡,受益人將得不到任何保險金。」
安格斯的死是自殺還是他殺?死者前一晚使用的臥房經調查後顯示門鎖並未遭到破壞,唯一的出入口是那扇離地六十呎、無法攀爬出入的高窗。這是一個幾近密室的封閉空間,安格斯的死難道是傳言在古堡出沒的幽靈再起騷動所致?
基甸.菲爾博士受好友柯林.坎貝爾,也就是安格斯的大弟,邀請至席拉城堡作客,並協助調查墜樓事件的真相。不信邪的柯林執意要重回塔樓現場過夜,以證明幽靈騷動純屬鄉野傳說。當菲爾博士推理出安格斯的死因時,塔樓下方地面正躺著另一具軀體……
《紐約客雜誌》:「一部熱鬧且佈局完整的傑出作品......」
《周六文學評論》:「卡爾最好的作品......」
和大多数追求在形式上严惩凶手的侦探小说家相比,卡尔笔下的菲尔博士显示出对法治至上的轻视和“践踏”。在日式推理里经常出现一个观念,认为案件经过时效后的凶手将因为自己无法赎罪而受到一生的煎熬。也许菲尔博士闻此将嗤之以鼻。在菲尔博士眼里,正义是高于法治的价值,有...
评分卡尔在《连续自杀事件》中,为我们带来了三个密室,而每个密室看上去都像是自杀。实事求是地说,由于第一个密室和第二个密室几乎雷同,所以密室之谜只有两个。但是,如大家在阅读时能感觉到的,这两个密室都可以归为机械密室。而我向来是只痴迷于心理密室的——因此,如果对这...
评分对于欧美的推理小说,我最推崇的一个是以逻辑缜密见长的奎因,而另一个就是“不可能犯罪”之王----卡尔。 卡尔玩密室的能力强,这个大家众所周知,拿[连]里的密室跟[三口棺材]比自然没有意思,并且这两个密室的诡计[就算现在的柯南和金田一也剧透的差不多了吧]放到...
评分 评分故事是在一种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的,幽默风趣的开篇令人忍俊不禁,也是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后面的密室诡计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我喜欢古城。只可惜这部小说的重点不是古城。
评分两个坎贝尔蛮有趣
评分还是密室。倒不如说就是因为看了上个密室这次才特意挑了卡尔的。古堡塔楼,把一个不像密室的地方布置成密室,后来却发现被害者和凶手为了保险金却是联手。有点熟悉对不对。还有,真正的正义到底是什么呢。
评分大陆旧版,with《幽灵的悲鸣》
评分推理就没啥意思,人设比较有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