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利·纪伯伦 Gibran Khalil Gibran,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诗人,代表作:《泪与笑》、《沙与沫》、《先知》。
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当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一个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Kahlil"的产生就是因为在美国学校的记录错误。1908年赴巴黎师从罗丹学习艺术。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1931年逝世于美国纽约,遗体葬于黎巴嫩。
外界评价:作家冰心将纪伯伦和泰戈尔放在一起评价说:“泰戈尔是贵族出身,家境优越,自幼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语调明快,用辞华美。格调也更天真,更欢畅,更富神秘色彩。而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wiki
First published in the 1920s, this book attempts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 guide to living. Gibran lets his protagonist, called simply the Prophet, deliver homilie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central to daily life: love marriage and children, work and play, possessions, beauty, truth, joy and sorrow and death.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心灵鸡汤。 所谓“鸡汤”,说白了就是一些满足大人幻想的童话故事而已。 以一种说教的口吻劝善黜恶,告诉我们贫苦的人终成富豪,离散的人得以团聚,濒死的人获得新生,大恶之人改过自新终成大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终得赏识。 鸡汤告诉我们,尝试就有机遇...
评分我的放家里了 回家继续看 最好能背过(双语的) 这样的话估计英语也会提高的! 里面包括了很多方面 记得里面有个说有关友谊的 还在谋网转载 不过反映很平淡 似乎能做到人的很少 但不代表没人做到 配合克里希拉木提的一起看也不错
评分描述纪伯伦的作品是困难的,尤其对于《先知》:分析太僵硬而全无意趣,概括太浅薄而隔靴搔痒,至于印象的鉴赏,更如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所讥讽的——不过是艺术品的拙劣模仿。接下来我说的话,对纪伯伦作品发表的意见,也将不免于以上几种批评。但是,假使话语是真诚的,自...
评分摘自《一千零一夜》节目文稿 我们常常说,经典是一种经得起时间洗礼的书。但是这个话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没错,经典必须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但是并非所有经得起时间洗礼的都是经典。 这里面有一种情况,有一些文化作品,它推出的时候很受欢迎,但是那个受欢迎,不止是受...
评分amazing grace
评分amazing grace
评分amazing grace
评分amazing grace
评分amazing grac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