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法国革命论》则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它和大革命前两年英国作家扬(Arthur Young)所写的《法国旅行记》同为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当时英国两部最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文献。
柏克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国教徒,母亲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国国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贵格会(Quakers)的教育。这种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许有助于解说为什么他毕生要主张宗教宽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读于三一学院,21岁时去英格兰学法律,后又改学政治和文学。1756年他写成《自然社会的论证》一书,书中讥讽了流行一时的博林布鲁克(Bolingbroke)的理论,而且还冒名是博林布鲁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鲁克曾认为,文明社会的出现必然要伴随着贫困和苦难,并且还认为基督教可以归结为当时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克则辩论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政治社会就都会成为一片混乱和无秩序了。次年(1757年)他写成了一部美学著作《对崇高观念和优美观念之起源的哲学研究》;此书不但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而且在美学史上也已成为一部经典性的著作。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was written in 1790 and has remained in print ever since. Edmund Burke's analysis of revolutionary change established him as the chief framer of modern European conservative political thought. This new edition of the "Reflections" presents Burke's famous text along with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by Frank Turner and four critical essays by leading scholars. The volume sets the "Refle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highlights its ongoing relevance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and provides abundant critical notes, a glossary and a glossary-index to ensure its accessibility. Contributors to the book examine various provocative aspects of Burke's thought. Conor Cruise O'Brien explores Burke's hostility to "theory", Darrin McMahon considers Burke'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Jack Rakove contrasts the views of Burke and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framers on the process of drawing up constitutions, and Alan Wolfe investigates Burke,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liberal democracy.
《反思法国大革命》自1790 年出版以来,两百多年不断印行,在世界上有广泛持久的影响。 2003 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欧洲思想史名家,耶鲁大学教授弗兰克·M. 特纳(Frank M. Turner)领衔编辑整理的新校注本,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公认是当今《反思法国大革命》最为权威的...
评分写于法国大革命爆发次年的《法国革命论》一书是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爱德蒙•柏克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柏克以充满激情又不失深刻的文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的一系列事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在他看来,“法国革命乃是世界上迄今所曾发生过的最为惊人的事件”,但是...
评分 评分柏克是英国的辉格党人,辉格党在近代英国政治史中始终扮演着从王权那里取得自由的角色,而辉格党传统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传统的同义词。在柏克从政的三十年中,他也一直捍卫着自己坚守的自由事业:致力于促成爱尔兰的贸易自由,推动当地天主教解放运动;支持美洲人民的自由事业,...
评分柏克是英国的辉格党人,辉格党在近代英国政治史中始终扮演着从王权那里取得自由的角色,而辉格党传统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传统的同义词。在柏克从政的三十年中,他也一直捍卫着自己坚守的自由事业:致力于促成爱尔兰的贸易自由,推动当地天主教解放运动;支持美洲人民的自由事业,...
柏克说得不错,消灭贵族实质是消灭了君权的统治基础,缺乏贵族支撑的法国君主制是脆弱的。只有英国那种贵族共主的"传统自由"才保证了如此森严、残酷而专制的政体能够密不透风地长治久安下去。这封又长又臭的信实际上是从反动派的立场揭示了法国才是你欧真正自由的土壤。
评分柏克说得不错,消灭贵族实质是消灭了君权的统治基础,缺乏贵族支撑的法国君主制是脆弱的。只有英国那种贵族共主的"传统自由"才保证了如此森严、残酷而专制的政体能够密不透风地长治久安下去。这封又长又臭的信实际上是从反动派的立场揭示了法国才是你欧真正自由的土壤。
评分柏克说得不错,消灭贵族实质是消灭了君权的统治基础,缺乏贵族支撑的法国君主制是脆弱的。只有英国那种贵族共主的"传统自由"才保证了如此森严、残酷而专制的政体能够密不透风地长治久安下去。这封又长又臭的信实际上是从反动派的立场揭示了法国才是你欧真正自由的土壤。 @2019-02-23 08:40:47
评分柏克说得不错,消灭贵族实质是消灭了君权的统治基础,缺乏贵族支撑的法国君主制是脆弱的。只有英国那种贵族共主的"传统自由"才保证了如此森严、残酷而专制的政体能够密不透风地长治久安下去。这封又长又臭的信实际上是从反动派的立场揭示了法国才是你欧真正自由的土壤。 @2019-02-23 08:40:47
评分柏克说得不错,消灭贵族实质是消灭了君权的统治基础,缺乏贵族支撑的法国君主制是脆弱的。只有英国那种贵族共主的"传统自由"才保证了如此森严、残酷而专制的政体能够密不透风地长治久安下去。这封又长又臭的信实际上是从反动派的立场揭示了法国才是你欧真正自由的土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