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伯顿生平的细节很少,不过,过多的细节也无甚必要。不是有“书如其人,人如其书”的说法吗?罗伯特• 伯顿就是这样的作者,而《忧郁的解剖》也正是这样的书。
伯顿仅有的生平资料如下:
1577 年2 月8 日,生于莱斯特郡林德利府,全家九个孩子中排第四;先是就读于萨顿克德菲尔德的私立学校,而后转入纳尼顿文法学校;1593 年进铜鼻学院,1599 年选入基督堂学院,1614年获神学士,两年后任牛津圣托玛斯教堂牧师;1630 年受恩主伯克利爵士乔治之助,得享莱斯特郡西格雷夫教区圣职。他擅作拉丁文和英文诗,参写了数部学术选集,在31 岁那年,还创作了名为《冒牌哲学家》的拉丁韵文讽刺喜剧。这是他生平第一部流传下来的作品,于1615 年被改写,并于1617 年在基督堂被学生搬上舞台。《忧郁的解剖》出版于1621 年,在作者生前共刊行五版。伯顿亲见印行的最后一版是1638 年那版,也就在这之后的一年他去世了,享年63 岁,葬在大学的主教堂里。其兄威廉,即《莱斯特郡纪》(1622年)的作者,在此为他立了座半身纪念像,染了颜色,栩栩如生,这遵循的是当时的旧俗。
——霍尔布鲁克• 杰克逊
One of the major documents of mod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bert Burton's astounding compendium, a survey of melancholy in all its myriad forms, has invited nothing but superlatives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Lewellyn Powys called it "the greatest work of prose of the greatest period of English prose-writing," while the celebrated surgeon William Osler declared it the greatest of medical treatises. And Dr. Johnson, Boswell reports, said it was the only book that he rose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read with pleasure. In this surprisingly compact and elegant new edition, Burton's spectacular verbal labyrinth is sure to delight, instruct, and divert today's readers as much as it has those of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2013年3月第一期的《第一财经周刊》推荐了一本名叫《忧郁的解剖》的书,作者是一个17世纪的英国人,叫做罗伯特•伯顿。此人在当时绝对算是怪咖一枚,大学读了九年(1593年进入牛津,到1602年才拿到学位),他终生留在牛津,不旅行也不结婚,在博览群籍中埋首一生,皓...
评分伯顿写书总是连篇累牍,笔下的每句话都词富义繁。他这书虽说是世上引语用得最多的,但读来却又如小说一般轻快。他往书里面塞的文字,也是至理名言与胡言乱语相杂糅。 在书中,他总不忘抱歉自己罗里吧嗦,可刚道完歉转身又开始喋喋不休起来。他生怕会把爱之忧郁讲过头,但之后他...
评分奇书!!!!!! 当你听到这个评价的时候,你是不是一下子期待值爆棚?! 嗯,难免的,非常之难免的。 不过,奇书这种事情就和奇人一样,要么非常的认同要么非常的厌恶!嗯哼,毫无疑问,这本书的情况就是这样子。 基本上所有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难以跳过对作者的好奇,...
评分與其說細剖憂鬱,不如說是Burton這位幽默的憂鬱症患者在細剖古今中外天下事。全書分三大部分,解說憂鬱症表徵、成因、治療、以至因情因慾因迷因信而引起之失常扭曲。友鄰曾提及Burton是一名憂鬱口水佬,果然所言非虛!字裡行間,我甚至感到Burton急速地記下他的思想,almost in...
评分奇书!!!!!! 当你听到这个评价的时候,你是不是一下子期待值爆棚?! 嗯,难免的,非常之难免的。 不过,奇书这种事情就和奇人一样,要么非常的认同要么非常的厌恶!嗯哼,毫无疑问,这本书的情况就是这样子。 基本上所有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难以跳过对作者的好奇,...
一把柳叶刀,戳死王尔德。至此,“自己”终于取代“自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人心不再是回归天堂的战舸,却成了迷路的木桴。用百科全书式的口吻写忧郁,得出的很多结论倒是像极了中医。(“秋天是最忧郁的季节”,“心气弱湿气重才会心无大志”,etc.)人无法摆脱忧郁,因为灵魂注定漂泊。和蒙田与帕斯卡搭着读,甚好。
评分一把柳叶刀,戳死王尔德。至此,“自己”终于取代“自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人心不再是回归天堂的战舸,却成了迷路的木桴。用百科全书式的口吻写忧郁,得出的很多结论倒是像极了中医。(“秋天是最忧郁的季节”,“心气弱湿气重才会心无大志”,etc.)人无法摆脱忧郁,因为灵魂注定漂泊。和蒙田与帕斯卡搭着读,甚好。
评分一把柳叶刀,戳死王尔德。至此,“自己”终于取代“自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人心不再是回归天堂的战舸,却成了迷路的木桴。用百科全书式的口吻写忧郁,得出的很多结论倒是像极了中医。(“秋天是最忧郁的季节”,“心气弱湿气重才会心无大志”,etc.)人无法摆脱忧郁,因为灵魂注定漂泊。和蒙田与帕斯卡搭着读,甚好。
评分阴郁
评分阴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