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几个月前,为了处理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同性恋问题,非常艰难地啃完了福柯的《性史》,实在可谓不求甚解。特别是《性史》的第一卷,读得不知所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福柯式书写”背后的思想关怀所在。最近在大量阅读了福柯的访谈、杂文、评论和演讲稿之后,我...
评分福柯生存美学的未完成时——《性经验史》读后 谌洪果 完全可以把福柯的这本《性经验史》当成个人心灵探索的记录。书的内容大都来自他从1970年到198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授课。每次授课既是法兰西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又何尝不是福柯冷眼观照自我和社会的最佳写照?福柯在本书中的...
评分一、 “不要问,走就是。”——尼采 这注定是很艰难的一场苦读之旅,福柯的哲学化语言在翻译之下变得愈发艰涩,梳理内容就已经成为较为困难的事,又何谈能够有感。但偏偏,无数有关这个光头SM爱好的男同性恋的巧合激励着前行,今年是福柯去世30周年,有颇多纪念的文章,《性经...
评分作为文化的《性经验史》 ——读[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札记 1.道非道,非常道。福柯的《性经验史》也为一本关于性非性,非常性社会权力与话语的研究。关于这一点,福柯本人也反复解释:它们既不应该是一种行为史,也非一种现象史,而是一种“性经...
评分ideés nouveaux? pas sense commune dansquel sexualité est reprimmé.
评分不要寫寓言,認真對待自己的文字和修辭可能產生的後果。(太過狡黠了)
评分福柯说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尼采和海德格尔。然而,如果没有海德格尔,他对尼采也不会特别感冒。可尼采plus海德格尔...!!
评分洗脑上品。
评分此书很邪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