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肯尼迪(1945-),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
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在探讨比较国际政治格局领域的著作中,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可算是一部开先河式的作品,自1988年出版以来,至今仍常销不衰。在中国,对本书的引进也算迅速,88年便有译本面世。看来“大国”一词颇能撩拨国人的神经。跨入新世纪后,又有两次再版,也是本书生命力强盛的...
评分分裂式的西方政治体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于: 1、邦国林立加之物产不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不同的国家为了生存在经济上被迫采取支持市场机制发展的政策,只有市场的互通有无才能让一盘散沙式的城邦体制得以获得足够的食物、燃料。 2、有限的经济产出使得财政制度始终是邦国君...
评分 评分保罗肯尼迪在国际政治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人类本身在战争政治和国关中的角色被进一步弱化。不管是新现实主义还是地缘政治,我还是赞同凯撒的话,这些都是带有个性的、特色的个人在玩弄的少数人的游戏。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影响力足够大而已。其次,利益是整个政治格局和...
评分1、欧洲地理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多元化的政治主体。竞争性的政治体和市民社会结构长期来说优于中央集权停滞的东亚和伊斯兰模式。 2、领导地位的大国必须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具备良好的地理优势,没有多面交战的风险(美国、英国、俄国) 2)自身具备核心的战略资源,无...
全忘了 只记得很精彩。
评分阉割过的书。译者是傻子
评分: D819/2273-1
评分和高中课本一样罗列主干历史素材,分析的深度还不如高中课本。
评分: D819/2273-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