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
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所著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响,曾任法国新闻周刊《快报》总编辑,现居巴黎。
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
佛教僧侣。生于1946年,曾为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师们学习,二十多年来过着佛教僧侣的生活。出家前曾写过一本鸟类迁移的著作,出家后的作品有《顿悟之旅》。至今一直从事藏文经文的翻译,现居尼泊尔谢城寺。
译者简介:
赖声川
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曾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1984年参与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担任艺术总监。自1984年开始剧场创作,后陆续开创台湾舞台剧市场,即兴时事电视剧市场,受到中外媒体赞誉,并获得诸多奖项。赖声川同时是藏传佛教信徒,译有多本藏传佛教书籍。
文: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译:赖声川 尚•方斯华(以下简称“父”):首先我们应该澄清一件事:这本书不是你的构想,也不是我的。是出版社听说了你的故事,又知道我是你父亲,认为如果我们两个能够坐在一起比较我们的观点,会是很有趣的事。让我先提供一...
评分1972年,26岁的马修·理查德取得了细胞遗传学的博士学位。他的答辩委员会主席是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法兰索瓦·雅各布,授予他学位的则是由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创建的巴斯德研究所。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极具潜力的生物学家能在未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但此时的马修却在为...
评分偶然看到,安妮宝贝05年的博客上,居然就写到过这本书。 当时她看的应该是陆元昶的译本。一晃近十年了。 如今安妮已经成了庆山,《僧侣与哲学家》也已经有了赖声川的译本。 原文在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56f80010001jx.html ———————————时光是条昏...
评分“有一天信使可能会成为信息”是全书最末句,来自于僧侣的总结,亦符合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西哲与藏教的答辩这件事情本身的重要性超过了具体的内容,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父子角色的转换,随着谈话的深入过渡得相当自然,如果说沟通与交流确实可以打通人群、国家、学术、...
科学和宗教的对话也许最能体现思辨的美感。
评分看不完
评分科学和宗教的对话也许最能体现思辨的美感。
评分看不完
评分看不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