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陳凱歌回顧他在少年時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過程,其對文革的反思與一般文革文字大異其趣。陳凱歌說:我一直認為我的人生經驗大多來自那個時期,其大最重要的是,這個革命幫助我認識我自己,認識自己即認識世界,明白這一點,就決定了我的一生。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云南插队,1971年参军;1976年回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4年执导处女作《黄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誉国际,并连带使大陆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名声鹊起。
主要作品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先后在国际上多次获大奖。
曾分别于1989年、1993年、1998年做过柏林、威尼斯和夏纳世界三大电影书的评委,并做过日本神户、葡萄牙里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间改朝换代。一下子抛弃了一群老派的人,带着另一群人潇洒出走。你好象能够感到这种被遗弃的失落,又好象自己也被人群推着走,去迎合这个一切以便捷和快速为主的科技时代。一个人没有历史感是可怕的,一群人都没有,便是时代的悲哀。陈丹...
评分看過凱歌幾部“具有爭議”的電影后再看這本小書,撇開其反思的主體不談,我很驚歎其駕馭文字的功力。出彩的段落和新鮮形象的好句子,層出不窮,妙不可言,常常讓我恍神。 更撼動人心的是那些輕輕淡淡,卻能撥千斤的感悟。 我完全肯定這本書的文學性。因為他遣詞造句的能力反...
评分 评分再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网络上传开的香港中文大学给学生开的书单上——《少年凯歌》,第一次还记得那是在初中,一家省级校园报纸上读到了它的摘要片段——就是改名字的那个片段。与它并列介绍的是刘若英的——《一个人的KTV》。两个都是我喜欢的名人,当我在图书馆的角落里...
评分想成為部分他那樣的人來著。一本早有耳聞,記掛了很久的書。之前寒假回家去了上海的書店找了很久也沒找到,今天和c和君一一起去了台灣的最大的圖書館,終於找到了書但因為時間不是很多也不能隔夜外借,就坐在旁邊看了一點。世界突然安靜了,聽他說著自己的故事。
评分这人真理想,但是在一个装的时代,理想会变成装,不是被别人看成装,是真的逐渐逐渐变成了装,这是必然
评分特别好看,但是劲儿劲儿的。去年座谈会上,与小他1岁的大佬握手寒暄,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评分寫他少年時在文革中的經歷種種,生動詳盡深刻且動人。
评分陈导对于自己年少意气时的自醒和忏悔,但那是整个时代的错误,无关乎个人。那段记忆清晰地烙刻在他的人格里,还有他的霸王别姬里,如泣如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