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索鲁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到英国的理由》《暗星萨伐旅》等。
译者 胡洲贤,台湾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曾赴美国加州进修翻译。现专职翻译及创作。有《撒哈拉》《背着冰箱去旅行》等多部译著。
Starting with a rush-hour subway ride to South Station in Boston to catch the Lake Shore Limited to Chicago, Theroux winds up on the poky, wandering Old Patagonian Express steam engine, which comes to a halt in a desolate land of cracked hills and thorn bushes. But with Theroux the view along the way is what matters: the monologuing Mr. Thornberry in Costa Rica, the bogus priest of Cali, and the blind Jorge Luis Borges, who delights in having Theroux rea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to him.
这本书,读了大概两三年吧。断断续续的,时不时被那些繁琐的唠叨打败而扔下它,然后几个月后不死心想要继续读下去,每次拿起来却又有不一样的感触。 现在回想起来,从最早在一千零一夜听道长讲这本书而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后来带着它坐上青藏铁路本以为总算有时间读完,再然后...
评分2月15日说是入春了,可是气温却降了十几度,一个冬天都不曾零下,入春后最低温度却到了零下3度。作者也是在严冬时节离开严寒的波士顿一路向南前往遥远的最南之地。我也随着他一路向南,奔向温暖之地。在如今这样的氛围中,是短暂跳脱现实再好不过的方式了。保罗•奥斯特说,...
评分在回忆渐渐模糊后,写日记的人偶尔也会重读以前的记录——旧时的日记读起来仿佛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随着阅读的深入,模糊的记忆又渐渐变得清晰,而我们也因此得以重新体验过去。这就是我在阅读《老巴塔哥尼亚快车》时的感受:仿佛是在重读自己很久之前的日记,虽然细节已经记...
评分和我所期待的游记有所出入,与想象相比显得格外冗长和乏味,时需要忍受某种居高临下的傲慢语气,以至于我足足读了两个半月才读完。 时常出现在书中的“政治意见”会让人对所有提到“中国”和“中国人”的角落心生警惕。当时应该是七八十年代吧,作者对中国的印象似乎也是“贫穷...
评分这是跟着道长一起读的第二本书,前期因为资源的事拖拖拉拉折腾了好几天,kindle上亚马逊官网搜不到资源,在网上也只能搜到扫描版的pdf,准备用电脑看来着结果扫描版的没办法愉快地做笔记,这对于喜欢读书时写写画画的我实在是太难受了,看着之前工作打费的一堆A4纸,突然想到可...
为旅行而作的旅行,作者写的认真又详细,不过他眼光比较挑剔,看来必须得亲自去趟南美洲了。。。
评分春假火车旅行时的读物,再适合不过了
评分Paul Theroux七十年代的拉丁美洲之行的游记,历时三个月,从波士顿-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作为终点,走完了老巴塔哥尼亚火车线。早期作品稍显青涩,中期的讽刺挖苦和后期的幽默宽容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但仍然不错。国内绿皮封面那版翻译的极差。
评分我很讨厌road movie,但是喜欢travel novel 也是很诡异的感觉
评分Paul Theroux七十年代的拉丁美洲之行的游记,历时三个月,从波士顿-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作为终点,走完了老巴塔哥尼亚火车线。早期作品稍显青涩,中期的讽刺挖苦和后期的幽默宽容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但仍然不错。国内绿皮封面那版翻译的极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