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我今天看新闻,季羨林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我与他既没有师承,亦是没有交故,但心里很难受。 17岁那年,我在一本散文选集里看到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很短,大约只有900字。 那是《毁誉》。 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自己出了名,在一生中不断有人跳出来攻...
评分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
评分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很难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这本书通篇都是这位睿智的世纪老人的人生感悟,而这种感悟更建立在他数十年对东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上。这种书读起来就想陪着以为年长的智者品着名茶,听着她不厌其烦的唠叨,但却不觉得有一丝的烦躁。 这本书虽是一...
评分 评分季老也不过如此
评分除了时不时出现的“我已到了望九之年"和“北大的那位老佛爷”, 先生的文字实在是没有在大脑里留下太多印象,大约我功力尚浅 ,亦或是只该看学术著作的
评分老先生学问做得不错, 文章写的真一般。
评分短短几篇散文,薄薄一册书页,将人生阐述的如此透彻,唯有季老能办得到了。
评分行文有点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