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的是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生活。
国民党人在军事上的失败,并不等于他们政治上的降服,就像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本书以原国民党战犯邱行湘的被俘和改造为线索,具体而生动地描叙了杜聿明、宋希濂、黄维、康泽、文强等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这个比军事战场上更为炽热、复杂和漫长的决战中改造从新的详情。
以下节选自时玉琛的《实话时说》 淮海大战(2) 黄老接着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愿带兵打仗,并不是我黄某人贪生怕死,我是从党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当时老校长蒋介石把我从汉口叫到南京,要我当十二兵团司令官,”我说;“离开部队久了,带兵有困难,”蒋介石说...
评分1982年,35岁的黄济人,将自己采访自己舅舅邱行湘,以及跟自己舅舅同在功德林服刑的杜聿明,黄维,沈醉等国民党战犯的报告文学《功德林》寄给了公安部,不久之后,他被召到北京,原来,恰逢当时一名释放的国民党战犯蔡克文在美国写了一本《战犯自述》,黑化我国的俘虏政策,揭...
评分看这本书我有种很上当的感觉 可以当洗脑用的教材 文革时候出版都没有问题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书名 很霸气、很有内涵、很值得遐想 这也是唯一能称赞的地方了 总之是挺失望的 看来想看比较客观的关于KMT的书 只能在台湾买 否则不是被YAN——像《张学良口述自传》 就是洗脑型—...
评分黄济人花了三十年才写完的一本大书。也许是“文革”那段历史,确实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后才能正视吧。对分寸感的把握,的确老道。其实难得的是,作为原国民党将领后裔,黄济人对父辈以及自身命运的认识和理解非常清醒。见过那么多的命运沉浮,经过那么多的物是人非,还能如此淡定...
评分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应中共为什么能够获得胜利的几个根本原因之一,当然那些“后世有良知的青年历史学家”们会认为这是宣传书籍。
将军的战场还在于被俘虏的改造,是否,这是真实的历史?有些逻辑链条行不通啊
评分连国民党战犯都能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人,还有什么人性自私呢?
评分很久很久以前看过
评分第一个把国民党当作人来写的书
评分第一个把国民党当作人来写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